鯰魚變鯊魚 特斯拉為什么能一直降價?

科技評論179閱讀模式

有人打趣,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鯰魚效應”已經朝著“鯊魚”進化。

不久前,特斯拉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再度降價,下調 1.5 萬元,調整后的價格為 23.59 萬元(補貼后起售價)。相比兩年前,國產 Model 3 正式開賣的 35.58 萬元售價近乎腰斬。

去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看到 Model 3 在一線城市持續攀升的銷量,對特斯拉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攪動,曾用“滅頂之災”來形容。

特斯拉每一次大降價,總有特斯拉車主聚集在門店拉橫幅要維權;新用戶也將會不會降價作為購車的一大考量,自嘲“都不容易。”

相比于友商,特斯拉電動車能“一降再降”的原因是什么,其背后的邏輯又是怎樣的?

一再降價,為什么?

資本市場對于特斯拉態度的轉變來自 2018 年,特斯拉走出“產能地獄”,交付不斷創新高,實現持續盈利,股價也跟著起飛。對于每一家車企來說,產能是活下去的資本,銷量是終極目標。

國產 Model Y 上市被認為是特斯拉發力中國 SUV 市場,補齊產品線的一個動作。據 CIC 報告,從 2016 年到 2019 年,中國 SUV 銷量以 1.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滲透率從 38.9%增加到 45.4%。從 2020 年到 2024 年預計將以 3.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4 年將達到 49.2%的滲透率。

今年以來,Model 3 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并不穩定。根據乘聯會數據,4 月的月銷售量(交付量)6438 輛,與 3 月相比,下降了 74%。對此“慘淡”的銷量,李想認為這是產線調整的影響,“下個月 Y 又是第一了。”

如其所料,Model Y 在 5 月銷量為 12728 輛(位于第二,領先 Model 3)。換言之,特斯拉試圖將 Model Y 打造成 Model 3 之后的另一個“爆款”。

2021 年開年,國產 Model Y 更是開售就降。國產 Model Y 長續航版起售價為 33.99 萬元,Model Y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起售價為 36.99 萬元,分別比早前公布的 48.8 萬元和 53.5 萬元下調 14.81 萬元、16.51 萬元。價格優勢吸引下,Model Y 銷量增長迅速。數據顯示,特斯拉用了 5 個月在中國市場銷售 34557 輛 Model Y,這一數字超過 Model 3 的 3.08 萬。

令人意外的是,特斯拉 7 月在中國銷量降至 8621 輛,其中 Model 3 6477 輛,Model Y 2144 輛。較 6 月份下跌近 70%。單單從這一數據,是否意味著特斯拉正在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

鯰魚變鯊魚 特斯拉為什么能一直降價?-圖片1

答案不然。

對于這個數據,馬斯克在 Twitter 上說,這個季度前半季為出口努力,后半季為本土市場(中國)努力,當然也受到芯片供應鏈限制的影響。

根據乘聯會數據,7 月上海工廠出口量突破 2 萬輛,環比增長 385%。算上出口量,由中國制造的特斯拉整體銷量與上月無差。特斯拉曾在今年 Q2 電話會上表示,美國市場需求強勁,考慮全球平均成本優化,上海工廠已經成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此外歐洲市場需求超出供應水平,但在柏林工廠投產之前,會擴大向歐洲出口規模。

7 月 8 日,國產 Model Y 標準續航版開啟預定,起售價為 27.6 萬元。隨著 8 月、9 月開始交付,Model Y 在國內的銷量或將迎來反彈。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采訪中表示,“無論是降價還是推出低價車型,特斯拉必然是要將國產車型的價格降到 30 萬元內,因為這樣才能享有補貼,吸引消費者購買,最后都是為了沖量。這已經是特斯拉的常用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反觀國內新造車企業,7 月小鵬和理想刷新各自的月交付記錄,均首次突破 8000 輛。新造車廠商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逐漸縮小與特斯拉的差距,后者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埃隆·馬斯克曾在 2020 年 Q2 電話會上說,“特斯拉價格還不夠親民,想讓更多人享受科技帶來的福利。”通過降低單車利潤,提高出貨量,基于龐大的用戶基數,特斯拉后續可以在軟件和服務上探索更多可能性。

比如知名分析師、Loup Ventures 聯合創始人人吉恩·蒙斯特認為,十年之后,FSD(完全自動駕駛)每年帶來的營業利潤將超過 1000 億美元,光是這項服務的市場價值就將達到 8500 億美元。同時更多用戶提供更多測試數據,數據通過計算轉化成為對車輛的決策和控制,進一步完善 FSD。

“第一性原理”的踐行者

拿國產 Model Y 來說,甚至出現車還沒交付就已降價的現象。在正常的交易邏輯里,供過于求才會降價。對此,蔚來汽車 CEO 李斌曾表示,特斯拉是按照成本定價,成本下來就降價了。

電動化導致汽車成本發生重構。純電車成本結構中,電池成本最高占到 38%。Model Y 標續版搭載的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和單電機,長續航版 Model Y 搭載的是 LG 提供的三元鋰電池和雙電機。

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上比三元鋰電池低 20% 左右。Model 3 在去年 10 月的那次降價主要也是因為車內電池由三元鋰換成了磷酸鐵鋰。

另外,國產特斯拉降價也是零部件國產化的過程。根據平安證券在去年 10 月份的報告,Model 3 的國產化率接近 70%,國產化率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車身底盤、內外飾等傳統零部件以及汽車電子中的硬件部分。

過去一年,特斯拉在電機、電控等核心零件進行了國產化。零部件降價給 Model 3 帶來 1.5 萬的降價空間。平安證券曾經預計,不同版本的 Model 3 在實現 100% 國產化后會比美版的成本低 23%-29%。

上述分析師吉恩·蒙斯特也認為,在中國制造一輛電動車的成本是特斯拉平均成本的 1/3,當前 Model 3 標續版的物料成本價僅為 13 萬元,再加上 6 萬元的結構成本,Model 3 的總成本僅為 19 萬左右,這意味著國產特斯拉仍有下調空間。“特斯拉未來十年在中國的價格都將比世界其他地區低。”

這也意味著特斯拉降價能力的背后,核心是成本控制。特斯拉在成本控制方面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比如工廠自動化程度高,源于馬斯克對于工廠的理解是“生產機器的機器”。

相比 Model 3 價格“階梯式”下降,Model Y 被認為很有可能一步到位,據悉 Model Y 與 Model 3 已實現了零部件上的共享,共享率達到了 75%。也就是說,Model Y 生產伊始,零部件的國產化程度就高,整車降價空間也多。

特斯拉正將中國供應鏈的紅利最大化。出口是一個表現。另外反映在財報中,帶動公司整體毛利上漲。Q2 財報顯示,特斯拉總毛利為 24.1%,去年同期為 21.0%;汽車業務毛利為 28.4%,去年同期為 25.4%,環比 Q1 的 26.5% 也有上升。

當前特斯拉憑借國產 Model 3 和 Model Y 兩款車型,切入 20-40 萬元的乘用車市場。去年,李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毫無疑問,國產 Model Y 將與蔚來旗下的 ES6 和 EC6 直接競爭。”

與 Model 3 一樣,Model Y 也形成了不同價位的產品矩陣,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Model Y 也將沖擊包括燃油車在內的整個汽車市場。

比如年初 Model Y 降價時,崔東樹認為,特斯拉 Model Y 與奧迪 Q5、奔馳 GLC、寶馬 X3 的競爭關系會有明顯的變化,Model Y 的價格相對具有一定的優勢,會吸引更多的豪華車消費群體。有分析師認為,Model Y 標續版降價 7 萬(對比長續航版),甚至會對十幾萬的油車造成沖擊。

特斯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掠奪和對燃油車市場池水的攪動,是過去幾年在產能上的積累,技術能力上的完善,以及品牌影響力擴大的“外化表現”。

維持特斯拉運轉的核心是銷量,如何加強供應鏈帶來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進而創造降價空間覆蓋到更廣的人群,也許是解決那個核心問題的最優路徑。這也是馬斯克堅持的“第一性原理”,在這個全球最知名電動車品牌上的體現。

鯰魚變鯊魚 特斯拉為什么能一直降價?-圖片2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8月14日15:27:1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01998.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