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耳朵千萬別隨便掏 一不小心顱內感染

科技評論176閱讀模式

聊起掏耳朵,很多人立刻有了興致。

正所謂,掏耳朵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

打住!事情并沒有你想的那么美好↓↓

快住手!耳朵千萬別隨便掏 一不小心顱內感染-圖片1

這個消息對于“掏耳朵上癮”的小伙伴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那么,耳屎究竟該怎么掏?操作不當會有什么危害?該如何保護耳朵?

接下來就給大家講清楚。

耳屎究竟需不需要掏?

耳屎,學名耵聹,是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耳屎本身對耳朵有保護作用,它可以保持耳道皮膚的光滑,保護耳道免受一些水滴,沙石的刺激等。

我們的皮膚有皮脂腺,會分泌排出油脂樣物質,皮脂腺分泌旺盛時就是所說的“出油”。耳道皮膚也不例外,當耳道皮膚“出油”時,和耵聹混在一起,耳屎就會發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油耳”。

一般來說,我們不需要掏耳屎。

這個問題與耳道的寬度有關,耳道寬的人,耳屎容易出來,隨著日常活動就能自然會掉出來。而耳道窄的人,耳屎不容易掉出來,積累的多了可能會堵塞耳道影響聽力。

但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建議自己去掏耳朵。因為耳道本身就很窄,再伸一個掏耳勺或者手指頭進去也很難把耳屎掏出來,操作不當還可能出現新的問題,建議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由專業醫生使用專業器械操作。

掏耳朵操作不當會有什么危害?

掏耳朵操作不當有很多危害,可能會造成耳道發炎,耳屎出不來反而越掏越深造成耳道堵塞而影響聽力。

首先,耳道的皮膚很薄,比較嬌嫩,頻繁掏耳朵會接觸摩擦損傷耳道的皮膚,造成炎癥;此外,是用手或者不干凈的工具掏耳朵可能會把微生物帶到耳道內,造成耳道感染。

耳道發炎的癥狀主要有疼痛、腫脹,耳道內有液體滲出以及結痂。

耳道周圍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分布,耳道發炎時的疼痛是很敏感的,稍微碰一小下或牽拉一下耳朵都會引起劇痛。

另外,掏耳朵操作不當,嚴重的話還會造成鼓膜穿孔,甚至顱內感染。

耳朵總是癢,卻掏不出來東西?

出現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耳道的濕疹,還可能與過敏,螨蟲有關。

濕疹早期的癥狀就是癢,嚴重時耳道內會有碎屑及滲出的液體,用棉簽蘸一下會潮濕。

如何保護耳朵?

日常生活中,耳朵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耳道的清潔、干燥。洗澡時發生耳朵進水,可用棉簽蘸干。

2、不建議使用嵌入式的耳機,戴耳機時音量不宜過高,建議音量設在60%左右。出現一過性的耳鳴聽力下降時(5-10分鐘),不建議戴耳機。

3、當由于氣壓差而出現耳鳴,如飛機起飛、降落,爬山特別是快速下山或者乘坐索道時,建議嚼口香糖或者說話調整耳壓。

4、當耳鳴、聽力下降超過24小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快住手!耳朵千萬別隨便掏 一不小心顱內感染-圖片2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9月6日02:13:4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04863.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