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3月份宣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2座先進工藝晶圓廠之后,Intel CEO帕特·基辛格日前又宣布了一項更龐大的計劃,未來10年在歐洲地區將建設8座晶圓廠,投資高達950億美元,約合6139億元。
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面臨著產能緊張,已經持續一年多了,最樂觀的估計也是2022年才能恢復平衡,不過Intel CEO基辛格對此更加樂觀,認為要到2023年半導體產能才會滿足需求,而且半導體行業未來還有黃金十年的好日子。
除了在美國建設晶圓廠之外,Intel未來10年里還會在歐洲建設8座晶圓廠,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處理器生產,另一方面則是要積極擴大代工,跟臺積電、三星搶市場。
8座晶圓廠的具體規劃還沒有明確信息,今年底Intel可能會公布2座晶圓廠的選址,不出意外的話,原本已經有巨額投資的愛爾蘭的晶圓廠會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歐洲地區也希望在2030年之前將本土生產的芯片占全球的比例提升一倍到20%以上,并掌握2nm先進工藝,Intel的投資計劃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
至于Intel,他們計劃在未來三四年里重返領導地位,不僅要在芯片商給AMD及NVIDIA施壓,還要在代工領域跟臺積電、三星一較高下。
不過臺積電、三星在芯片上的投資計劃更為龐大,臺積電去年宣布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擴建晶圓廠,三星的2030遠景計劃投資高達240萬億韓元,約合2040億美元,不過三星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會投資生物制藥、AI、電信等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