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網友在網上爆料,遭遇停電,在這背后是多地推進能耗“雙控”措施,電力供應緊張,不過重點放在企業上,部分企業錯峰生產或者停產。
與此同時,在國內的A股中,拉閘限電也成為關注的焦點,上游方面,鋼材、水泥、鋁、黃磷等原材料價格因限產刺激供不應求而漲價,部分產品價格近期直線拉升,創歷史新高。
下游方面,價格傳導拉升生產成本之外,供貨周期開始拉長,訂單交付壓力加大。
如何看待這次拉閘限電的影響?能耗“雙控”對市場影響幾何?是長期影響還是短期影響?哪些行業更受益?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借道基金布局?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基金報記者為此專訪了博時基金行業研究部基金經理助理王晗、國泰鋼鐵ETF和煤炭ETF基金經理徐成城、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閆冬、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資部投資經理周其源、萬家基金策略分析師錢海,以及德邦基金投資人士。
這些人士認為,“雙控”從長期看是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也能夠推動經濟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從而有利于A股市場,對新能源、光伏等領域帶來長期利好。
但是短期對受益于資源供給側的行業迎來利好,比如鋼鐵、煤炭、電解鋁等,投資者借道基金布局要注意背后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