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0月21日,荷蘭法庭學院(Netherlands Forensic Institute,簡稱NFI)表示,其已破解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駕駛數據存儲系統,并發現大量可以用于調查嚴重事故的信息。
特斯拉會定期上傳車輛的駕駛數據,并且可以遠程訪問這些數據,進行軟件更改或者修復故障。
NFI表示,特斯拉對其車輛的駕駛數據進行加密,以確保其技術不受其他制造商的影響,并保護駕駛員的隱私。但是,特斯拉車主可以在發生事故時索要自己的數據。
被解密的數據包括特斯拉Model S、Model Y、Model X和Model 3的數據,但NFI并不是從特斯拉處獲取的數據,而是對數據日志進行“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即對軟件進行解構以提取信息——以“客觀地調查”特斯拉車輛。
根據NFI的說法,被解密的數據顯示,特斯拉車輛存儲了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的操作信息,并記錄了車速、加速踏板位置、方向盤角度和剎車使用情況;并且根據車輛的使用情況,這些數據可以存儲一年以上。
NFI表示,特斯拉遵守了荷蘭當局的數據要求,但卻“埋沒了”很多可能很有用的數據。NFI的報告稱:“在要求之下,特斯拉只在特定時間內提供特定子集的信號,而日志文件包含所有記錄的信號。”
NFI數字調查員Francis Hoogendij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數據為法庭調查人員和交通事故分析人員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可以在交通事故后幫助進行刑事調查。”
此外,NFI還在歐洲事故研究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Accident Research)的一次會議上分享了這些數據,以便其他調查人員使用。
NFI調查過一起特斯拉車輛碰撞事件,該車輛在使用Autopilot時與緊急剎車的前車相撞。調查顯示,特斯拉駕駛員在收到系統警告后在預期響應時間內接管了車輛,但是依然發生了事故,而原因是特斯拉在擁堵的交通中與前車距離太近。
NFI調查員Aart Spek表示,“這很有趣,因為誰該為兩車之間的距離負責?車輛還是駕駛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