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平時經常對孩子做的這些事會增加孩子患神經疾病風險

科技評論169閱讀模式

在孩子小的時候,估計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喂飯或者親吻孩子。其實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經意間卻增加了孩子成年后患上神經疾病的風險。

據外媒報道,來自《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患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也稱為接吻病),與成年后患多發性硬化癥(MS)的風險增加有關。

該研究使用了近250萬瑞典人的數據,這些人在1958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從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年滿25歲,父母均在1990年活著,以幫助識別所有一級親屬以及父母的多發性硬化癥診斷。

研究人員從197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對20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隨訪,并從2020年10月至今年7月對數據進行了分析。

隨后,通過獨特的瑞典個人身份號碼,將不同登記冊的數據聯系起來,并使用STATA數據分析和傳統的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了兒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患多發性硬化癥相關的診斷風險。

在對性別、父母多發性硬化癥診斷、出生順序和父母出生時年齡進行了調整分析后發現,兒童期和青少年期(風險更高)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與多發性硬化癥診斷風險增加相關。

具體來說,出生時母親年齡較大的女性參與者中,患多發性硬化癥的風險增加。而與第一胎相比,晚出生的孩子患多發性硬化癥的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表示,兒童期,尤其是青春期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與多發性硬化癥相關的危險因素,并且患多發性硬化癥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據了解,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典型臨床三聯征為發熱、咽峽炎和淋巴結腫大,可合并肝脾腫大,外周淋巴細胞及異型淋巴細胞增高。

多數預后良好,少數可出現噬血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經口密切接觸是本病的主要的傳播途徑,如親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嬰兒;飛沫傳播也有可能。

而多發性硬化癥是最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本病急性活動期中樞神經白質有多發性炎性脫髓鞘斑,陳舊病變則由于膠質纖維增生而形成鈣化斑,以多發病灶、緩解、復發病程為特點,好發于視神經、脊髓和腦干,多發病于青、中年,女性較男性多見。

家長注意!平時經常對孩子做的這些事會增加孩子患神經疾病風險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0月27日22:36:5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09707.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