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

科技評論235閱讀模式

對于Intel來說,2021年的經歷十分有意思,基本是一個觸底反彈的走勢。

在年初的時候還是與AMD差距頗大的第10代酷睿,3月底發布的第11代酷睿已經在IPC性能上大體追平,形成了單核能打、多核還不行的格局。

到了10月底,Intel又正式發布了第12代酷睿CPU,那么作為我們從沒有玩過的船新版本,Intel就這么回來了?

今天就帶來Intel i9-12900K測試報告。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1

CPU規格介紹:

簡單來說一下i9-12900K的規格。

- i9-12900K的核心數為16個核心,分別為8P+8E(性能核+能效核)。

- L2緩存大幅增加到14MB,L3緩存也大幅增加到30MB。

- CPU的頻率為基準頻率3.2G\2.4G,單核睿頻頻率5.2G\3.9G,全核睿頻頻率4.9G\3.7G。

- 核芯顯卡型號為UHD 770。

- CPU PCIe通道數為20條,PCIe 5.0 X16+PCIe X4。

- 可支持DDR4 3200或DDR5 4800。

- CPU最大功耗為241W。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2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Intel第12代酷睿CPU必須搭配新一代的600系列主板,之前的主板均不能兼容。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3

目前Intel只發布了Z690主板,性價比更高的B660主板預計要等明年第一季度。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4

從前文中可以看到,Intel第12代酷睿最大的變化就是引入了大小核設計。i9-12900K會存在8個大核和8個小核。

在引入大小核之前,Intel CPU的運行邏輯是物理核心→超線程邏輯核心(如有)。那么在這一代就會變成物理性能大核心→物理能效小核心→超線程邏輯核心。

所以,小核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在CPU多核滿載的場景下提供更高的全核性能。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想要得到比較完善的CPU調度,Intel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必須搭配Win11使用,Win10只是能保持兼容。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5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Intel第12代酷睿的功耗策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PL1為基準底線,然后根據CPU溫度向上浮動,I9\I7\I5 K系列的PL2分別為241W、190W、150W。

這點與AMD銳龍頗為相似,不過目前Intel規范的溫度墻高達100度,也就導致如果CPU散熱不佳,CPU滿載時必定會運行在100度左右。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為第12代酷睿CPU提供足夠充足的散熱,避免長期高溫運行。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6

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是,搭配第12代酷睿的600系列主板對CPU散熱器扣具做了比較大幅的修改,需要使用與之前CPU扣具都不兼容的新版孔距扣具。

華碩目前額外提供了兼容LGA 115X扣具的安裝孔位,但是建議僅用于應急使用。

銳龍終結者!Intel i9-12900K深度測試報告:小核真彪-圖片7

  • 首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
  • 下一頁
  • 尾頁
  • 全文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1月8日13:16:3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0485.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