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潼關肉夾饃協會于11月26日就潼關肉夾饃商標進行維權一事發致歉信,向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致歉。表示立即停止對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的維權行為,對前期維權的相關事宜,將妥善處理。
對此,有潼關肉夾饃商戶對媒體表示,20多天的時間過得非常煎熬,昨晚看到這個消息后破防了,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
視頻
事件回顧:
據媒體報道,11月21日,河南幾十家小吃店的商戶稱,他們賣的肉夾饃因帶了“潼關”二字,被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告了,要求他們賠償3萬至5萬元人民幣不等,如果他們想繼續使用“潼關肉夾饃”商標,需繳納99800元。
此事一出,輿論嘩然,一個地名怎么就變成了商標?
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出,“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