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月末,一份曝光文件顯示,因為長安新能源奔奔E-Star車系客戶需求旺盛,但受汽車芯片供應不足,但工廠產能不足,訂單積壓嚴重,無法及時為客戶交付車輛,決定暫停接單。
突然的停止接單,導致很多已交定金的消費者車輛遲遲得不到交付,甚至經銷商開始加價銷售,從而引起消費者對奔奔E-Star的投訴大漲。
12月4日,長安新能源又對暫停接單一事做出了最新回應:
現款奔奔E-Star車系并未停產,停止接受當前車型訂單是為了避免更長的交付等待時間。
公司正全力保障現款奔奔E-Star車系供應,全力生產、全力交付,盡快滿足終端用戶提車需求。
各經銷商須嚴格按照與客戶合同約定的價格、車型,按訂單顧序組織交付。
而在此前,則有車主曝出,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漲價5千元,現款最低配置的車型將要停產,廠家對車系進行升級,后續發售的均為新款,配置和價格都有所升級。
但是,對于該說法,不少車主表示不能接受,就希望按照此前自己下定的協議提車。
據悉,在今年1月份上市的長安奔奔E-Star電動車,目前有多款車型在售,國民版車型注重性價比,高度對標五菱宏光MINI EV,但卻在車身尺寸、動力、續航等多方面,碾壓五菱宏光MINI EV。
奔奔E-Star國民版,最低配車型,2.98萬元,續航150km,車長3.73米,五門五座布局。而宏光MINI EV車長為2.92米,兩門四座布局,2.98萬元版本續航只有120公里。
正是性價比極高,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訂購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但是后續曝出的漲價5000元“風波”,以及停產疑云,讓長安新能源收到了不少車主的投訴,并被喊話“玩不起”。
但如今,從長安新能源的回應來看,至少已經下定的車主,長安新能源方面會按照原訂車協議交車。至于該車型后續會不會漲價,配置調整,我們保持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