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國知網發布《關于“趙德馨教授起訴中國知網獲賠”相關問題的說明》,表示向趙德馨教授道歉,并提出將妥當處理趙德馨教授作品繼續在知網平臺傳播的問題?!墩f明》稱,社誠懇接受來自作者、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批評。
自2019年起,中國知網已開通作者服務平臺,所有作者一經實名注冊,即可無限期免費使用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學術成果,并隨時跟蹤其研究成果產生的學術影響。
近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侵權勝訴后論文被下架,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在全國引發持續關注,人民日報也是進行了點評。
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題為《作者維權勝訴就讓論文下架,這種做法太霸道》的“人民銳評”:影響越大,責任越大,對于知網這樣的平臺,任何時候都不應濫用影響力,搞成了“店大欺客”,更不應輸了官司就意氣用事。
面對維權和批評,知網應當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贏得大家的諒解,虛心接受監督和批評,在知識產權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經營發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點,這才是長遠發展的正道。評論還認為,“中國知網不能輸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這是趙教授的觀點,也道出了廣大用戶的心聲。任何企業都必須知法懂法守法,知網知否?
或許上述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人民日報對該時間再次點評稱,近年來,中國知網面臨的定價風波、版權爭端不斷,官司纏身、備受詬病。是時候反思己身,刷新經營理念了!拿出行動,變革收錄、運營與盈利模式,多些公益性、少些銅臭味,中國知網才能行穩致遠,把知識之網織密織好。
報道中還呼吁,相關出版管理部門應以知識產權法為指導,完善相應的版權版稅實施辦法,細化作者—出版方—轉載方的權責利。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執法監督檢查,督促各法人主體尊崇憲法和法律權威,踐行法治理念,規范運營機構經營活動行為,不給不法行為以可乘之機,讓法治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不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具體道歉說明如下:
一、我社誠懇接受來自作者、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批評,全面檢查在互聯網業態下的著作權保護與使用授權方式,認真分析著作權授權鏈各環節的工作不足和瑕疵漏洞,虛心聽取法律界專家、學者和出版機構的意見與建議,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與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一道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二、對于我社曾根據法定轉載許可或通過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取得趙德馨教授文字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過程中存在的工作不足,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
三、根據趙德馨教授作品此前的權利人北京世紀大醫科技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以及后來趙德馨教授本人的訴訟請求,我社在中國知網刪除了涉案作品,至今趙德馨教授尚未提出其被刪除作品繼續在中國知網傳播的主張。對于媒體就這一問題的關注,我社將積極會同相關期刊編輯出版單位與趙德馨教授溝通,妥當處理趙德馨教授作品繼續在知網平臺傳播的問題。
四、自2019年起,中國知網已開通作者服務平臺,所有作者一經實名注冊,即可無限期免費使用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學術成果,并隨時跟蹤其研究成果產生的學術影響。
五、自2016年起,中國知網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八年前出版的文獻(包括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和報紙),未來將進一步征得合作出版單位同意免費開放更新、更多的學術資源。
我們誠懇希望作者、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指導和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