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我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據媒體報道,雖然首次太空授課圓滿成功,但其中的一項壓軸實驗,曾因為“太危險”差點被取消。最終,在航天員王亞平的堅持下,才保留了這個實驗。
在首次的太空授課中,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
而其中作為壓軸的泡騰片實驗,一出場就吸引了許多人。隨著王亞平將半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中,雖然水球不斷變大,里面不斷出現水泡,但是并沒有氣泡從水球中跑出來,讓觀眾們看到后直呼神奇。
視頻
但正是這個大家十分感興趣的實驗,當時提出在太空中做這個實驗時,專家們討論后并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差點因為“太危險”被取消。
中國科技館展覽教育中心主任齊欣表示,當時討論的時候大家覺得有一定危險性,因為實驗過程中會有氣體釋放,擔心這些氣體處理不好的話,會不會對其他的設備設施造成影響。
因此,出于安全考慮,泡騰片實驗起初并未列入太空課堂的內容。但航天員王亞平卻對這個實驗十分感興趣,表示愿意先到空間站上面試一試,看一看效果如何。
最終,在王亞平的堅持下,泡騰片被帶上了空間站,并且在第一次嘗試時,航天員們十分的小心,用吸水物圍著可能隨時炸開的水球。
不過,讓人擔心的情況并沒有出現,氣泡都被包裹在水球中,這也讓泡騰片實驗最終能夠進入太空課堂的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