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各類電子產品的普及,也導致近視人群越來越多,成為了一個主要視力健康問題。而近視除了會導致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近日,來自江蘇泰州的李女士,就因為近視,在一陣劇烈咳嗽后,竟然導致左眼發生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報道中指出,李女士近視400度,最近幾天因為感冒,開始頻繁咳嗽。結果在在一陣劇烈咳嗽后,她左眼眼前突然變黑,便急忙到醫院就診。
視頻
醫生表示,經過詳細檢查,李女士被診斷為左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而高度近視是引起視網膜脫離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由于近視眼人群的眼球往往要比正常人大,導致視網膜受到牽拉。在劇烈運動之下就有可能發生震蕩,進而造成視網膜脫離。數據顯示,近視600度以上的人,視網膜脫離的幾率比常人要高七八倍。
醫生指出,視網膜脫離后,由于視網膜感光細胞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不及時復位,會造成視網膜萎縮及變性,造成視功能不可逆的傷害。
因此,一旦發生視網膜脫離,患者一定要盡快治療。此外,高度近視者,應盡量避免做一些劇烈運動。
據了解,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多見于中年或老年人,男性患者較多,常為雙眼先后發病,多數患有近視性屈光不正。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病取決于三個因素,即視網膜裂孔,玻璃體液化及有一足夠的拉力使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分開,其中視網膜裂孔是關鍵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