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

科技評論132閱讀模式

兄弟們,藍廠雄起了,英特爾它站起來了!咳咳。。。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我湊熱鬧參加了一個技術溝通會。主辦方是英特爾,聊的則是英特爾自家剛剛發布的產品:

第12代酷睿高性能移動板處理器( 也就是標壓移動版 )。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

不出意外,這批新的芯片將會用在今年的各種主流游戲本產品上。u1s1 啊,這事真的很湊巧。因為就在年前,剛好有個好哥們送了我一臺 ROG 槍神 6 。那臺機器搭載的,就是這次發布陣容中的 i9-12900H 處理器。(最頂級的是12900HK,這款屬于almost頂級)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2

而當時一套跑分下來,這個處理器的表現真的是直接看呆我:CB23 測試中,它比上一代英特爾處理器( i9-11900H )的單核成績提升了 18%,多核成績提升了 30%。

此外, 12900H 相比上代游戲性能提高了 28%,內容創建性能提高了 44%。。。假如按照往年3-5%的提升比例來看,這次英特爾相當于一口氣整出來了以往八年幅度的性能提升!

以至于這塊 i9-12900H 甚至跟目前在售的頂級桌面處理器銳龍 5900X 放在一起,都能打個有來有回!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3

這一波下來,英特爾真可謂是攢了個大的!名副其實的同級別無對手,筆記本當臺式機用,瑞斯拜瑞斯拜。嘛。。。相信能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伙伴們,都是數碼老炮了。

那大家肯定都知道,現在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已經越來越小了,每代能有個 10%就是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所以英特爾到底是做了什么,一口氣把性能給整爆汁了?老差友們可能還記得,我之前其實跟大家聊過這方面的故事:一方面是因為,以前英特爾一直堅持使用自家的芯片制造工藝,但是鉆研了好多年,依舊卡在 14 nm 的節點上。

所以最終讓那些 fabless(沒有自己的芯片工廠)的友商們吃盡了臺積電 7 nm 制程的能效紅利。

不過就在去年,英特爾終于憋出來了“Intel 7”工藝,追上了臺積電 7 nm 不說,還有小幅超越。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4

但這只是一方面,光靠工藝提升不可能讓筆記本處理器有能力跟臺式機處理器剛正面。英特爾肯定是在處理器的架構設計上,還有整活。是的,要我說,英特爾這次全新的“異構”處理器架構設計,才是最大的幕后功臣。甚至于說,它的出現,將會影響到以后的整個 PC 生態。

>/起初,是“ 沒事找事 ”的異構

所謂異構,其實就是英特爾往一顆處理器當中同時塞進去了兩種規格的核心:它們分別對應著示意圖當中深藍色的性能核(P核),以及淺藍色的能效核( E 核)。

其中每四個 E 核的大小,才相當于一個 P 核!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5

不用我多說大家肯定也明白,這次的 “高性能混合架構” 中,大個的 P 核性能強、功耗高;小個的 E 核功耗較低,性能自然弱一些。

(但是并非一強一弱,而是強和更強的關系,屬于自家兄弟“強強聯手”)在英特爾這次嘗試異構設計之前,幾乎沒有人會考慮這么設計 x86 平臺的 CPU 。以前,不管一顆 CPU 里面有多少個核心,它們的規格總是一致的。規規整整的八個核。。。▼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6

開玩笑。。。把核設計成大小不一樣的,這不是吃飽了撐的給自己找事嗎?每個核心都一樣的話,程序不管跑在哪個核心上效率都是一樣的。但假如有的核心很厲害,有的核心很保守 —— 那么什么程序該跑在厲害的核心上,什么程序該跑在保守的核心上,才能實現性能的最優化?

說白了,異構設計的處理器非常依賴軟件調度。一個配合不好,整個處理器的性能就會變得非常拉胯!別的不說,咱們熟知的聯發科手機處理器幾年前就是個典中典:那時候的發哥想法很超前,搞了個“大、中、小”三簇核心的設計。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7

設想很美好,結果最后因為調度做不好,被高通吊著打。“一核有難,九核圍觀”,就是當年發哥給大家留下的段子。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8

而電腦上的調度比手機更為復雜,為了避免出問題,設計當然是越簡單越好。調度?調度啥啊,別給自己沒事找事了。所以在沒有遇到性能瓶頸之前,大家肯定是優先把處理器核心設計成同規格的。然而現在,性能瓶頸來了。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9

一方面,我們現在使用電腦的需求變得越細碎、越復雜了:就比方說,假如我是個游戲主播,打游戲的同時在后臺掛個直播軟件推流是基本功。然后 QQ 、微信、 YY 都掛上聊著、連好麥,也算是基本操作。完事有幾個群友還特別喜歡水論壇,動不動就扔幾個泥潭熱帖出來,幾十個瀏覽器線程又跑不了了。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0

等排位的時候閑得無聊,我是不是還得學大司馬開桌 QQ 臺球、開個掃雷,再拿安卓手游模擬器掛個舟游?這時候又有個朋友過來跟我說最近有個新片很好看,讓我趕緊下趕緊看,又得開個迅雷下磁力。哦對了,最后的最后我是不是還得把直播管家打開,看看大家的彈幕反饋,好好跟榜一大哥互動互動?然后這么一套下來,幾百個進程沒跑了。。。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1

進程幾百個,處理器核心卻只有幾個,它不夠分啊。以往大家覺得處理器的核心只要越強就越好。但其實現在的電腦也需要更多的核心,去應付聊天、網頁一類零碎的任務。

換句話說就是:一塊處理器,既要堆比現在更多的核心,每塊核心的性能還要更強。

這時候我們就要面對第二個問題了:一塊芯片,不可能一味的做大。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2

很簡單,單顆芯片面積越大,造價就越貴。反饋到處理器和電腦的最終售價就會越貴。消費者罵娘,你這款處理器就沒人買了。兩個方面一碰,這件事就變成了:芯片面積不變的情況下,設計更多、更強的核。嗯。。。需求是上午提的,架構師是下午走的。走的不是很安詳。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3

面對這種堪稱喪心病狂的需求,一個辦法是等待精度更高的工藝制程,像 3 nm、5 nm。但是新的工藝越來越難以推進 —— 良率、漏電、積熱等等都是大問題。那么有沒有辦法不使用新工藝,也完成設計目標呢?

這時候,英特爾的工程師們想到了異構:把一部分核心設計的比以往所有核心都厲害,但同時縮小另一部分核心的規模。最終實現芯片面積不變、制程工藝不變的同時,擁有更多的核+更厲害的核。

>/這波,是全場景制霸

為此,英特爾和他的好朋友微軟進行了新一輪 py ,在全新的 Windows 11 操作系統里專門內置了一套針對英特爾 12 代處理器的調度方案。官方稱為英特爾? 硬件線程調度器。

通過處理器和操作系統的雙向反饋,不同類型的程序會按照工作情況被動態分配到 P 核或 E 核上。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4

而且,這種分配模式甚至能細化到單個程序:比方說英特爾給游戲《殺手 3 》做了個調度模型,把游戲程序當中跟畫面相關的任務分配到了 P 核,其它雜項則扔給 E 核處理。結果幀率表現相比不優化,足足提升了 8%。

而且從我們前一陣對 12 代的測試來看,這個異構架構的調度的確是 OK 的。

英特爾和 Win11 的這波 py,把 PC 處理器的異構調度問題給辦成了。而且單純的性能提升是一回事兒,異構之后的 12 代處理器,能效比也非常的驚人。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5

上面這張圖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沒,這是去年蘋果發布 M1 Max 處理器的時候官方拋出來的圖:實現同樣的性能, M1 Max 需要的功耗只有傳統筆記本處理器的 30%!

當時看到發布會這一幕的小伙伴(包括我)真的是直接一個起立臥槽,心想以后那些剪片子的小伙伴們算是和 MacBook 綁定了。結果 M1 Max 的熱乎勁還沒過,英特爾反手也甩出來一張圖:12 代移動處理器的能效,甚至比 M1 Max 還要高!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6

看到了異構的結果這么香,我估計明后兩年其他廠商在設計 CPU 的時候,可能也得好好掂量掂量異構方案的含金量了。。。

u1s1 ,英特爾搞出來的這個異構真的是全場景制霸。

雖然目前已經發布的陣容都是些 P 核、 E 核比較均衡的搭配,兼顧了性能和功耗。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 yy 一番:這么說吧,假如英特爾要想扶持一波便攜 Windows 平板,那么它是不是可以設計一款只有一個 P 核,外加四個 E 核的處理器。

五個核心的芯片大小只與曾經的雙核處理器相當,但是得益于 E 核的極低功耗,待機功耗很有可能直逼現在的 ARM 手機處理器。傳統電腦對比新形態手機平板的待機功耗問題直接迎刃而解。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7

又比如說,假如英特爾想搞一個超強的工作站處理器,以往同規格核心可能只能塞 30多個核。但有了異構的加持,它可以變成只給六到十個P核,然后在剩下的二十多個槽位里直接塞上幾百個 E 核!

這樣剪片子的時候 P 核只需要在前臺拖進度條的時候出來露露臉,其他時候的渲染工作直接交給上百個 E 核去做。

幾百個核心跑渲染到底有多爽。。。懂的都懂!emmm ,雖然這樣的產品目前還不存在,不過話說到這里我突然覺得 ——假如其他廠商不跟進異構設計的話。除了等新的工藝制程,很難想象后面還能有什么其它破局的創意了。。。

>/以及,綜合體驗的提升

而且這回英特爾除了異構強,其他的一些個老的優勢項目也沒落下:DDR4/5,LPDDR4x/5 全規格內存支持;40 Gbps速率、支持外接顯卡盒的Thunderbolt 4接口;以及最高速率 3.5 Gbps 的 Wi-Fi 6E 無線網絡。。。

英特爾在 I/O 方面的技術已經打磨的很成熟了,這次的 12 代移動平臺上自然也是一個不落。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8

而除了這些之外,英特爾最近還倒騰出來了一套名叫 DeepLink 的技術,其中包含了幾項 AI 相關的技術,據我了解其中一個是能夠提升筆記本的續航的 AI ,另一個則是麥克風智能降噪的 AI 。此外還有加速視頻剪輯工具出片的硬件加速編碼器,以及動態調配處理器和 Xe 顯卡能耗供給的電源共享。

i9強無敵 i5默秒全:曾經的那個英特爾 它又回來了!-圖片19

前年的英特爾 Evo 平臺標準在今年也迎來了更新,將使用新一代 H 系列處理器、 16 寸屏幕的筆記本納入了標準范圍。啥,你記不清 Evo 平臺是什么了?

就是那個規定了輕薄本必須要多輕、多薄,續航時間要達到 9 個小時, 30分鐘要充滿一半的電,對影音體驗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的 Evo 標準啊。不過這個標準我感覺更多還是和剪片子的同學相關,游戲玩家們看看就好~

這么一波看下來,英特爾的 12 代處理器可謂是一雪前恥:要性能有性能,要功耗有功耗, I/O 完備,軟技術到位,標準完善。

不知道你們是什么感覺,至少我覺得,曾經的那個藍色巨人,它真的回來了。。。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2年2月18日11:57: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8955.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