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

科技評論206閱讀模式

零幾年的一個夏天。

上大學的堂哥帶著筆電來我家過暑假。在他電腦桌面上,我看到個酷炫的圖標:一只狐貍盤旋在地球上空。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

堂哥說,這玩意叫火狐,Mozilla Firefox。

那會我才知道,噢,原來還有其他的軟件可以“ 上網 ”啊?

打開 Firefox,第一感覺就是界面新鮮,速度似乎比我家電腦的瀏覽器(嗯,就是 IE)快很多。

最關鍵的是,它打開一個新網頁,是在原窗口上建立一個新標簽頁。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2

而不是像 IE 那樣,用新窗口打開新網頁,然后塞爆你的任務欄。

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后,我裝的第一個瀏覽器就是火狐。

但,年輕人嘛,總是樂于體驗新鮮事物。

所以和 Firefox 的緣分沒持續多久,我就去用了搜狗、QQ、歐朋、360,最后停在了 Chrome 。

而就在前兩天,世超看到一篇帖子,說 Firefox 市場份額只有 4% 了,就要沒了。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3

WTF?

我還記當時只要有點沖浪經驗的人,用的都是火狐。

但驚訝過后,世超更多的是感觸。

因為如果沒有Chrome,當年屠殺 IE 的勇士,或許就是 Firefox 。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4

今天,世超就和大伙兒說一說, Firefox 前生今世。

在上世紀互聯網誕生初期,大家用得最多的瀏覽器叫 Mosaic(馬賽克 ),因為它安裝簡單。

咱們先叫它一代目。

1994 年,Mosaic開發者之一,馬克·安德森自己開發了一個瀏覽器,叫Mosaic Netscape馬賽克網景。

后來和老東家產生糾紛,他把瀏覽器名字去掉了 Mosaic ,改成 Netscape Navigator 網景導航者。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5

雖然對外聲稱“ 網景瀏覽器 ”,但內部開發時有另外一個代號——

Mozilla,由“ Mosaic Godzilla Killa馬賽克 · 哥斯拉殺手” 縮寫而成。

沒別的意思,它就是想干掉一代目 Mosaic 。

網景吉祥物也叫Mozilla,外表近似哥斯拉▼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6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網景瀏覽器因為更實用、更穩定,并且支持免費試用,很快打敗了 Mosaic,成為了二代目。

但,龍椅還沒捂熱呢,微軟帶著 IE 殺過來了。

雖說網景已經統治了瀏覽器市場,但 IE 可不是善茬。。

首先它的老大哥 Windows 是壟斷了整個操作系統市場,哥哥混到哪,弟弟就裝到哪兒。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7

甚至有段時間,因為微軟贊助了蘋果,連 MacOS 上的默認瀏覽器也是 IE。

另外,微軟還會搞點小動作。

比如讓主機廠商在桌面上展示 IE 圖標,不能展示網景的,不聽話就漲價。

或者把網頁設計軟件買下來,讓它做出的網頁只適用于 IE 。

當然了,在微軟鋪路的同時,IE 自身也沒歇著。

首先,老爹有錢,IE 直接選擇永久免費。

其次,老爹有錢,功能開發很快,體驗上也追上網景。

免費又夠用,那用戶還有什么理由不用 IE 呢?

Mozilla 腳踩IE ▼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8

反觀網景這邊,為了在這場大戰里有優勢,盲目增加新功能,卻忽略了穩定性,導致口碑越來越差。

就這樣,網景的份額被瘋狂吞噬,公司也在1998 年被“ 美國在線” 收購。。

不過,收購前,他們做了一件事——Mozilla 計劃。

所有網景網絡套件(包含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開發軟件等)改為免費、開源。

同時還成立了 Mozilla 組織,讓員工和志愿者們一起開發和維護。

大概就是不服輸吧。

后來這個組織確實成功開發了全新的 Mozilla 套件(包含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等),但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Mozilla套件啟動頁▼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9

2003 年 4 月 Mozilla 組織宣布,單獨的軟件更有未來,工作重心不再放在Mozilla 套件上,準備重新開發一個全新的,單獨的瀏覽器。但幾個月后,美國在線突然裁掉了網景大部分員工,大樓也撤掉了網景的招牌。

就當大家以為網景沒了的時候,Mozilla 組織成員和志愿者成立了 Mozilla 基金會,通過別人贊助,來維持開發計劃。終于在一年后,這個全新的、獨立的瀏覽器,搓出來了。。它就是 Firefox。Firefox 最初是叫“ Phoenix ”,后面因為版權糾紛改掉了。Phoenix在西方神話里就是不死鳥,它能在自己灰燼里復活。

以不死鳥為名,想必差友們也大概能明白是什么含義了。Phoneix 時期的logo▼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0

2004 年 11 月 Firefox 0.1 版本發布。IE 有的功能它有,IE 沒有的功能,它也有,比如標簽瀏覽,彈出窗口攔截器,下載管理器。之后的版本里,它又迅速更新了谷歌搜索欄,側邊欄,主題,密碼管理器等功能。如果這些你不滿意,他們還有一個社區,眾多開發者在上面提供插件,可以隨意定制自己瀏覽器。Firefox 2.0▼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1

不過,最讓對手最害怕的,其實是它的安全性。先不說作為一個開源程序,有大量開發人員一起尋找、修復漏洞。它還額外發布了“ 漏洞獎勵 ”計劃,只要你發現漏洞,就獎勵 500 到 3000 美元。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2

另外 Firefox 使用了沙盒安全模塊,限制了網頁腳本對用戶資料訪問,防止受到惡意攻擊。在傳輸資料時,使用SSL/TLS的加密方式,讓用戶能隱密地傳輸。后來它還和 Google 合作,一旦用戶訪問釣魚網站時,就會發送提示。

在那個病毒猖獗的年代,人人自危,一個夠安全的瀏覽器自然更受歡迎。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3

在發布不到一年,Firefox 下載量就超過一億。獲得的好評也不計其數,04 年被 Fobes 評為最佳瀏覽器,05 年被雜志《 PC World 》列入 2005 年最佳百大產品。到了 2009 年,Firefox 在全球市場擁有了 25%的份額,在部分國家甚至達到了 86%,幾乎就是全民 Firefox。Firefox-綠色 IE-藍色▼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4

微軟當時也很慌,內部把 Firefox 列為有威脅的對手。總之不管怎么看,Firefox 復仇之路似乎要走向成功了。但,王者歸來的場景,它只演到了一半,就被摁下了暫停鍵。

2008 年,Chrome 正式發布了。Firefox 勢頭很快被壓了下來,最終在 1、2 年后,迎來了下跌。。關于為什么 Firefox 會走下坡路,不少人說是它自己沒做好。有人說,Firefox 上功能不太喜歡,喜歡的功能 Firefox 沒有。也有人說它傲慢,用戶想要的功能它不加。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5

還有人說,它一直在接近 Chrome,那還不如用 Chrome 。其實這些真不足以讓 Firefox 一直走下坡路,功能方面不都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么。。我倒是覺得,不是 Firefox 不行,而是 Chrome 太強了。

大家去用 Chrome,有個重要原因就是谷歌全家桶。有了 Google 賬號,就可以直接登錄 Chrome ,在多端同步,同時這個賬號還能登錄旗下所有 App,這便捷程度不是一點半點。另外 Chrome 頁面簡潔,版本迭代快,新功能多,擁有一個頂級的 Chromium 內核,這些都是它巨大的優勢。。憑借這些,Chrome 出來后簡直異軍突起,換誰都擋不住。

差點屠殺IE的火狐瀏覽器 只剩4%的網民在用了-圖片16

雖說現在的火狐和眾多瀏覽器一樣,一直被 Chrome 統治著,甚至眼看就要沒了。但縱觀歷史,我還是挺相信 Mozilla 的。從瀏覽器大戰里被 IE 挫傷,為了爭回市場,還把所有產品免費開源,成立 Mozilla 組織。到網景部門被大規模裁員,為了維持開發,同一天緊急成立Mozilla基金會。

就憑著這股幾十年來絕境中不斷“ 重生 ”的精神,我想,哪怕某天真沒人用 Firefox 了,排名也被分在“ others ”,它也不會放棄。

而是會和最初的名字一樣,從灰燼里重生。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2年3月1日09:42:2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9339.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