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發我沖浪的時候,刷到一條微博,大致內容就是有一個叫《蘇丹的復仇》的手游,在中東都火瘋了。
游戲內容就是你要重建奧斯曼帝國蘇丹,然后一路收美女,一邊征服歐洲。
這游戲聽起來是不是就一股子石油味兒,但它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國產游戲。
畫風如下▼
這款游戲來自一家福建的游戲公司——龍騰簡合,他們專門就做中東游戲市場,靠著中東人民的錢包,賺的風生水起,月流水總得能到 2000萬。
這游戲自從 15 年上線以來,已經霸占中東地區下載榜單的前五名長達七年了。剛上線的那幾年更風光,穩坐榜單第一。
好家伙,這游戲得有多牛逼???
結果進游戲一看,這不就是早期頁游套了個中東人的皮嗎?
游戲界面▼
在這款游戲成功之后,他們還自己套皮自己,按照《蘇丹的復仇》的模板,生了一堆差不多的作品。
。。奈何外國友人們還都買賬,最新發布的《 King ‘ s Choice 》已經成功打入了歐美市場。
畫風如下▼
小發去翻了翻中東的手游暢銷榜,發現不只是這家公司的作品,榜單的前二十,居然有一半都是中國游戲。
而且,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發現,其實中國游戲已經在默默在中東國家血賺很久了。。
2021年6月中東地區手游排行榜▼
哎?這些廠商為啥都跑到中東去發財呢?
還是因為這幫大哥夠富。
中東有 5 億多的人口和一堆全球 GDP 前三十的國家,最高的國家人均年收入能到十萬美刀,個個富得流油,重點是特愿意花錢。
就拿大家都想去發財的沙特來說吧。按照最大的中東地區游戲發行商 Tamatem CEO 的說法,中國玩家每個月在游戲上的花費是 32 美元,那沙特可以達到 270美元。
然而雖然有這么龐大的游戲玩家群體。在中國游戲廠商進來之前,這里的游戲市場貧瘠的就像杭州美食一樣。。
因為是小語種,網絡上翻譯成阿拉伯語的內容不到 1%。而且當地幾乎沒有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我們在《傳奇》里喊兄弟砍人的時候,他們只能只能玩玩獅子啥的。
一幫嗷嗷待哺的石油大佬們,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玩家”啊。
當時,第一個發現這個商機的,其實是中國的頁游廠商,他們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進入中東市場了。
最早出手的公司叫網龍。09 年的時候,他們搞了個《征服》阿拉伯語版,一舉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網絡游戲。
一般的頁游壽命只有 5 個月,但《征服》阿拉伯語運營卻達到 7 年之久,而且 15 年的時候還能帶來每個月幾千萬的月流水。
大家一看,這阿拉伯人的錢這么好賺呢?
于是手游也開始涌進來了,中東淘金潮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拉開了帷幕。
就拿最早入場的手游《 Clash of Kings 》(《列王的紛爭》)來說吧,做出這個游戲的公司叫智明星通,一開始是靠《開心農場》起家的,并把它推廣到了 20多個國家。
之后他們干脆就專攻國外了,弄了個策略回合制手游《ClashofKings 》,當時就是全球同服,中國玩家可以直接跟外國友人聯盟 PK 。
16 年的時候,月流水就能到 3.77 億元,并且現在還在帶來穩定的營收。。
也是從《ClashofKings 》的成功開始,掀起了一場 COK like 的狂潮。
有大批換皮手游趕著它成功的尾氣,向海外市場出發。比如《喪尸之戰》、《女王的紛爭》、《魔法英雄》之類的,全是它的模仿者。
當然,其中就包括開頭提到的,2015 年上線的《蘇丹的復仇》,并從此拉開了為期七年的中東霸榜之旅。
左《列王的紛爭》右《蘇丹的復仇》▼
但是小發我說句不客氣的,像《蘇丹的復仇》這種模仿者其實就是純換皮,跟同期的歐美手游作品比并不出色。
而且策略游戲這么多,為啥就它們能在這些中東地區這么火呢?
只能說,要賺錢還得看中國人。雖然游戲質量比不過別人,但是這些廠商們有著自己的一套特殊操作。
下面就讓小發我來教你如何在中東一夜暴富。
首先,《蘇丹的復仇》這類換皮游戲,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 ——極致的本土化。
因為中東地區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文化門檻很高,游戲設定很容易就會踩中他們的雷點。
本來翻譯成阿拉伯語的游戲就少得可憐了,滿足他們文化習慣的那更是暑天下大雪 —— 少見得很。
但是!如果要說,現在最了解中東人民的人,那我們中國游戲人說二,肯定沒人敢出來說一。
中國游戲之所以能在這兒火,就是因為廠商為中東人民從頭到腳,量身定制了專屬的游戲。
為了符合阿拉伯語的閱讀習慣,所有的文字和視覺設計都需要從右往左安排;女性出場的時候,必須要蒙面,下面這種露個嘴的都算大尺度了;游戲里更不能出現十字架、豬、酒之類的物品。
別急,上面這些還只是開胃小菜,進門之后,才能看見這套中東皮膚的華麗之處。
這些中國廠商現在已經比阿拉伯還阿拉伯了,所有的世界觀和背景架設都按照阿拉伯地區的歷史來。而且,地方特定節日的時候,還提供特殊服務。
在 2017 年當地齋月的時候,《蘇丹的復仇》就特地搞了個活動??纯慈思疫@ CG 做的,不光一切都嚴格按照當地文化來,還專門請了本土歌手填詞創作。
比如這個給了特寫的燈,就是當地特有的齋燈。
不光是游戲內容按著他們的喜好來,而且大家紛紛模仿的 COK 這種游戲模式,也是為了迎合他們。
這種游戲的玩法核心就是“以聯盟為單位,展開即時對戰”,正好符合了中東人好戰的性格特點。
因為中東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作為世界的火藥桶,他們每天都在上演最真實的部落沖突。
人口不過三千萬的也門,光北部山區就有四百多個部落,“諸侯割據”。他們甚至專門劃了一塊地,安葬死于“部落沖突”的士兵。
因此這類聯盟對戰游戲,能讓他們倍感親切。
看看人家的諺語咋說的:“寧可饑腸轆轆,也不降格以求。”餓死我,我都要爭奪我的榮譽。。是兄弟,就來幫我重建阿拉伯帝國。
正是靠著這樣極致的“服務精神”,《蘇丹的復仇》這種游戲,才能拿下我開頭說的那些豐功偉績。
只不過,這樣獨霸輝煌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了。
不是指中國廠商稱霸的時代結束了,而是這種單純換皮的作品,有點跟不上快速發展的國產游戲。從手游發行商的榜單變化就能看出來,到底誰去誰留。
隨著這兩年出海游戲越來越多,大廠紛紛入局,有更豐富的優質游戲,開始向國外輸出。
當年的頁游換皮,現在只有《蘇丹的復仇》還在堅挺。但曾經《蘇丹的復仇》可以一直霸占中東地區暢銷榜首,直到另一款來自中國游戲的出現——騰訊的《 PUBG :Mobile 》。
這些游戲面臨的不光是大廠的圍剿,很多小廠商也在各出奇招。
比如沙特人很喜歡社交,一家叫雅樂互動的公司就抓住了這個特性,做了一款內置聊天室的棋牌游戲《 Yalla Ludo 》?,F在在沙特地區的收入,直逼《 PUBG :Mobile 》,并且偶爾還能偷一波家。
很多老牌廠商,也把出海當成破局的方式,擠進來分一杯羹。4399 搞了個《 Pasha Fencer 》,成功出海中東,讓這個老牌廠商回光返照了一波。
小發覺著這些主打服務牌的游戲,要是能把本土文化吃透,其實不失為一個打入市場極其好使的“ 歪門邪道”。
只不過人擠人的出海路上,只靠換皮的手法,已經越來越走不通了。當年國產頁游就是因為互相換皮,最后硬生生把自己玩死了。
早些年靠著一招鮮打天下的出海廠商們到底還能走到多遠,就只能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