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補貼潮的褪去,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尤其是最早期的新勢力車企,因為自身車型競爭力不足的局面,也面臨著嚴峻生存壓力,甚至直接走向破產停產。
日前,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擬轉讓參股公司股權的議案》,將持有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11%的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轉讓價款為2,200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云度公司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云度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4日,其中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3.51億元,持股占比39%;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1億元,持股占比34.44%;
劉心文出資1.4億元(持股15.56%);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出資0.99億元(持股11%)共同組建而成。
公告披露,云度汽車2021年營收6776.32萬元,虧損高達2.13億元;今年前三個月營收僅為660.25萬元,再虧損5571.36萬元。
目前因為資金鏈斷裂,云度公司于2022年2月份開始處于停產狀態。評估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國補、地補逐年下降,該補貼收入對云度公司經營影響重大且難以預測。
目前,云度汽車在售有云度Π1、Π3、V01L等三款車型,但是與當前市場主流電動車相比,在續航、動力和配置等方面,都不具備明顯競爭優勢,多款車型也早已停產。而后,云度汽車能夠挺過“嚴冬”,我們保持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