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尤其是現在對電子設備的依賴越來越強,眼睛每天有大量的時間與手機、iPad、電視等顯示設備親密接觸,從小父母就讓我們少看電視,現在又增加了一句——少玩手機。
為什么要限制看電視、玩手機,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了藍光危害,然而關于藍光,你真得了解它嗎?
什么是藍光?
還記得之前學過的光譜學知識嗎?自然界的光分為可見光可不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不可見光,而可見光的波長范圍一般是380納米-780納米,其中藍光的的波長在400-500納米之間。
由于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也就越強(波長更短的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作為紫外線“鄰居”的藍光也就成了眾矢之的。
藍光有哪些危害?
藍光究竟有哪些危害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說法,有的人一提到藍光就緊張,而有的人對藍光毫不在意,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首先明確一點,藍光并不都是有害藍光,真正有害藍光的波段是415-455納米,而455-500納米之間的藍光對于人體必不可少,它可以調節生物鐘,睡眠、情緒、記憶力等都與它有關聯。
另外,短波藍光還與照射的強度和時間有關,只有照度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對視網膜造成影響。
↑↑↑有害藍光的波段是415-455nm
↑↑↑有害藍光會對眼睛造成損傷
藍光的危害目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容易引起視力疲勞,久而久之會引起視力下降;其次會對眼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因為能量極高的有害藍光可以直接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導致黃斑病變以及白內障,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影響更為明顯。
電視防藍光該從何入手?
現在很多電視在系統層面提供了護眼模式,但開啟之后畫面嚴重偏色,非常影響觀看體驗,短暫觀看還可以,時間長了眼睛還是受不了,并非長久之計。
另外網上還有電視專用防藍光貼膜,類似手機上的防藍光貼膜,55英寸大小價格在200元左右,并不算便宜,而且這么大的尺寸要求貼膜要求比較高,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氣泡,最關鍵的是防藍光效果最多只能達到30%。
↑↑↑電視自帶的護眼模式并非長久之計
↑↑↑防藍光電視貼膜
以上兩種方法并不能徹底消除電視藍光的危害,比如護眼模式只是通過色彩的調教減少一部分藍光,本質上并沒有減少有害藍光的產生,而且這個過程還會造成畫面失真、偏黃,長期觀看甚至會增加眼睛的負擔,所以并不值得推薦,下面要介紹的是光學防藍光技術。
光學防藍光技術是何方神圣?
光學防藍光技術是如何應對藍光危害的呢?
↑↑↑光學防藍光電視從背光源處下手
↑↑↑有害藍光波段基本被剔除干凈
光學防藍光技術從背光源入手,通過對背光源的調節改變有害藍光的分布值,目的是減少有害藍光波段,也就是從光源處剔除有害藍光,在達到防藍光目的的同時,不會對電視的正常顯示畫面造成影響,實現了護眼不偏色。
藍光危害并非聳人聽聞,即使肉眼看不見,對于它的危害應該時刻警惕。
電視作為家中最大的顯示單元,隨著內容資源的擴充,電視在家庭中將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比如教育學習、大屏K歌、健身鍛煉等,每天看電視、用電視、玩電視的時間在不斷延長,防藍光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必要。
尤其是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的視力健康更需要光學防藍光技術提供呵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