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來,小米OV等國產手機廠商相繼發布屏下攝像方案,開啟對全面屏形態的探索。
然而,方案有了,量產卻遲遲難以落地。
不曾想,在一眾手機廠商冒泡之后,憑借2020年9月發布的Axon20,中興成為第一個量產屏下攝像方案的手機廠商,讓業界頗為驚奇。
時隔三百多天,2021年7月27日,中興發布了新一代屏下攝像手機「中興Axon305G」。
中興Axon30發布,2198元起
發布會一開場,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中興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首先介紹了中興最新的發展動態,主要包括:
2021Q1,中興消費者業務同比增長了60%;
終端產品全球累計發貨超5億臺;
國內市場建成3000家線下零售陣地。
倪飛表示,未來手機的發展方向在于屏幕和影像,而這也是中興大力發展屏下攝像的重要因素——在最新發布的中興Axon30上,充分凸顯了這一亮點。
據中興通訊副總裁、中興終端Axon產品總經理張雷介紹,其屏下攝像頭顯示區域精細度由原來的200PPI升級為400PPI,多驅ACE(Arraycircuitenhanced)電路排布效率提升50%,使屏幕兩個區域過渡更自然。
另外,通過搭載獨立的UDCPro屏顯芯片,使得Axon30屏下前攝區域與其它區域具備顯示一致性。同時,通過應用7層高透材料、玻璃基板以及結合靈透算法2.0配備的AI畫質增強、智能去霧化、抗炫光干擾功能,進一步提升手機拍攝效果。
除了著重介紹的屏下攝像區塊,其它主要配置也在隨后一一公開:
屏幕方面,搭載6.92英寸AMOLED顯示屏,100%覆蓋DCI-P3色域,10bit色深。
性能方面,搭載驍龍870G。
影像方面,后置采用以6400萬像素IMX682為主攝的四攝方案——屏下前攝分辨率為1600萬像素。
其它方面,中興Axon305G最高配為12GB內存及256GB閃存,結合自研內存融合技術,可將部分空閑存儲空間用作最多達8GB的擴展運行內存,VC液冷散熱、4200mAh大電池、55W快充、多功能NFC等產品特征也都沒有缺席。
售價方面,中興Axon30依據內存和存儲空間的不同提供了四個版本,最低配置6G+128G版售價2198元,最高配置12G+256G版售價3098元。
“屏下攝像”開啟競賽模式
整場發布會下來,毋庸置疑,“屏下攝像”是中興Axon30的最大亮點。
事實上,不止是中興,包括小米OV在內的其它手機廠商也在嘗試采用“屏下攝像”方案。
所謂屏下攝像頭技術,其實就是將智能手機的前置攝像頭放置在屏幕下方,避免前置攝像頭的存在對手機正面的全面屏設計產生阻礙;其基本原理與屏下指紋相似。
但不同的是,屏下攝像的實現要比屏下指紋難得多,屏下指紋只是為了從圖像中獲取相應的紋理信息,沒有成像需求,對畫質要求較低;屏下攝像則不然。
張雷在發布會上指出,要實現屏下攝像,需要突破兩方面難點——一是顯示與透明難以平衡;二是屏下攝像難以呈現優秀的拍照效果。
張雷表示,在智能手機屏幕上,像素密度越大顯示效果越好,但同時對光線也會造成遮擋,導致透光性弱。相反,隱藏在屏幕下方的攝像頭則需要更多光纖進入、屏幕透明性要好才能呈現良好的拍攝效果。
不難看出,要實現屏下攝像,除了在攝像頭上下功夫,屏幕同樣是突破技術瓶頸的重點。
目前行業內主流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是在屏幕攝像頭上方的OLED屏幕區域采用高透光率材料,從而做到在兼顧顯示效果的同時實現高透光率。
基于此,研發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的主力多是OLED屏幕廠商。就在去年,國內的維信諾就宣布實現了可量產屏下攝像解決方案,另外華星光電、三星等廠商也都在進行屏下攝像方案的研發工作。
不僅如此,手機廠商也在積極探索屏下攝像解決方案。早在2019年,OPPO小米就相繼公布其屏下攝像方案,vivo在去年也曾推出采用屏下攝像頭技術的vivoAPEX2020概念機,但遲遲未能實現量產。
從行業動態來看,在屏下攝像手機的嘗試上,中興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2020年9月發布的Axon20就采用了屏下設想方案,成為業內唯一實現量產的屏下攝像方案手機。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Axon20在屏幕點亮時能夠看到一個方形印記,存在一定的瑕疵。而此次通過屏幕和攝像模塊調優之后的表現效果如何,還需等待后續實際使用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長期從事智能手機行業的高級管理層告訴雷鋒網,他認為目前屏下攝像頭還是高端機的嘗試,成本很高,適合少數對挖孔和水滴屏不感冒的高端用戶。
實際上,在中興之后,有越來越多手機廠商著手推出帶有自家屏下攝像技術的智能手機。根據爆料消息,即將發布的三星GalaxyFold3、小米MIX4、榮耀Magic3都有可能采用屏下攝像方案。
一場競爭好戲,正待開場。
智能手機市場比拼的維度,也將增多一環。正如倪飛在發布會中所言——
屏下攝像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