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自15日發(fā)布后關注度居高不下,17日預售遭瘋狂搶購。根據蘋果官網顯示,目前iPhone 13各版本發(fā)貨日期都排在了4周以上,1TB的“土豪”版本最晚都要排到11月才能發(fā)貨,“十三香”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iPhone背后有一條長長的蘋果產業(yè)鏈,也被稱為“果鏈”。iPhone 13的熱銷也極大帶動了“果鏈”的熱情。
但“果鏈”上的企業(yè)有喜有憂。有企業(yè)搭上快車,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企業(yè)因為過度依賴蘋果,被“果鏈”剔除名單后,利潤暴跌。
據央視報道,今年5月,蘋果公布了2020年全球供應商名單,其中有34家供應商遭到剔除。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歐菲光。主攻手機鏡頭模組制造的歐菲光曾是“果鏈”中的一員,該公司收入的30%來自于蘋果公司的訂單。然而在今年三月,歐菲光被蘋果終止了合作關系,利潤隨即暴跌。
歐菲光8月30日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收117.42億元,同比下降49.96%;凈利潤0.34億元,同比下降93.25%。
專家表示,“果鏈”企業(yè)存在單一客戶的風險,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蘋果公司可以不要你,那么生存就成問題了。你的議價能力很弱,利潤就不高,甚至導致虧損。
據了解,“果鏈”企業(yè)目前都在紛紛尋求轉型,多領域布局。其中,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果鏈公司擺脫“蘋果依賴癥”的一個重要選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