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有多好吃?
用手一掰,把蝦頭和身體分開,一口蝦肉,一口蝦黃,那味道真是……
大家是不是都看餓了?等等,有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
吃小龍蝦的時候,是不是都帶著一次性手套呢?可為什么每次吃完了都搞得滿手油?手套破了嗎?一檢查還真沒有
這是咋回事?難道是一次性手套被溶解了?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嗎?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次性手套是用什么制作的?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有乳膠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三種。
乳膠手套主要用在醫(yī)藥和科研領(lǐng)域,PVC手套因為耐熱性低、生產(chǎn)過程中添加增塑劑一般不會用于食品領(lǐng)域。
所以,我們在食品領(lǐng)域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絕大多數(shù)都是聚乙烯(PE)手套。
為什么戴上手套還會滿手油?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擾,吃小龍蝦時明明戴著手套,甚至是兩層手套,為什么還會滿手油呢?
生產(chǎn)一次性薄膜手套用到的聚乙烯原料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LDPE和LLDPE密度較低,同時其中帶支鏈的聚合物分子較多,造成聚合物鏈之間分子空隙較大。
而且,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在接觸油脂時,LDPE和LLDPE可能會發(fā)一定程度的溶脹,使得油脂分子會從我們?nèi)庋鄄豢梢姷目障洞┻^一次性手套。
大家或許會擔(dān)心,油穿透了手套,是不是就代表聚乙烯被油脂溶解了呢?
按照合格規(guī)程生產(chǎn)的PE產(chǎn)品本身就具有耐酸、耐堿、耐油的特性,因此在非高溫下短時間接觸油脂,基本不會造成PE材料的溶解。
戴一次性手套會油為啥還要戴?
既然戴上一次性手套仍然無法避免油脂分子的透過,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帶上它呢?
其實,在接觸食品時戴上一次性手套最大的作用并不是防止油脂,而是為了阻隔細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指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細菌,而PE材料制備的一次性手套本身就具備阻止細菌通過的功效,在吃小龍蝦時戴上它,可以有效的防止手上的細菌進入人體內(nèi),從而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一次性手套時,盡量購買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劣質(zhì)的一次性手套可能是采用可回收廢料制備,進一步降低了手套的性能和阻隔性,同時還存在有害物質(zhì)溶于油脂中進入人體的風(fēng)險。
總之,目前的食品用一次性手套還很難解決油脂滲入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正視問題,合理使用,盡量選擇合格、合規(guī)的產(chǎn)品。
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情況?
那么,生活中除了一次性手套被小龍蝦、烤鴨等高油脂食品滲透,我們還會遇到哪些高分子材料被油脂污染的情形呢?
衣物表面更容易被油污沾染
比起瓷磚的光潔表面,衣物的粗糙表面更容易被油污沾染且很難擦去。因為構(gòu)成衣物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大的分子間空隙,油脂分子更容易通過空隙滲透到聚合物材料的內(nèi)部,從而使清潔變得更加困難。
衣領(lǐng)和枕頭時間久了發(fā)黃
我們在活動和睡眠時,身體會分泌出一定量的油脂,小分子的油脂同樣會通過衣領(lǐng)和枕頭表面高分子材料的空隙進行滲透,從而擴散至材料的內(nèi)部,造成整個材料發(fā)黃,難以清洗。
抽油煙機的集油塑料殼日久變黃
如果仔細觀察抽油煙機集油的小塑料殼,一定會發(fā)現(xiàn)隨著使用時間變長,塑料殼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黃。
塑料也是一種高分子材料,高分子鏈之間同樣存在一定的空隙。隨著時間變長,油脂分子會逐漸通過空隙滲透到塑料殼的內(nèi)部,造成整個塑料殼變黃。
因此,在使用經(jīng)常接觸到油脂的高分子材料時,我們要做到勤清洗、勤更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