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很帥,但不夠浪漫。”8月22日百度世界大會,一位媒體人如此評價。
在當天約半小時的主題發言中,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用了較長時間幫一款名叫“e家潔”的應用產品算起了賬:“它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發現每獲得一個用戶,成本大概是8塊錢,這對于一個中小型開發者來說,其實非常昂貴……”而之前有人猜測,李彥宏可能會在2013年百度世界大會上展示可穿戴設備或下一代搜索引擎等“酷玩意兒”,沒想到他很“現實”地講起了“輕應用”的話題,為的是解決99%的長尾應用產品開發者“不幸福”的問題。
第一次走近李彥宏,是在2002年秋,那時百度剛從北大資源賓館搬到海泰大廈。在9樓那間“作戰室”里,34歲的李彥宏充當了顛覆者角色,幾乎在同一時間發起了對當時中國最大門戶網站新浪和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挑戰。但他知道,百度真正的對手不是新浪,而是Google。為此,他制定了大膽嚴密的“閃電計劃”。他對僅有的15名“敢死隊員”下達命令:“讓百度引擎在技術上全面與Google抗衡,甚至超過Google。”而對手陣地上有多達一個“加強營”(800多人)的“兵力”。
這是一場看似不可能贏的戰役,當時尚在住院的李彥宏拔掉針頭跑回公司, 給大家陣前鼓勁:“好好干,三年后我們要上市!”大家一樂,權當精神鼓舞,其實做好了當“先烈”的準備。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百度狹小門檻上那一排紅色的搜索關鍵詞,如戰火一樣在不停滾動、燃燒。
第二次接觸李彥宏是在兩年后,迅速膨脹的百度搬入了理想國際大廈。在一間叫“青玉案”或“月滿樓”的會議室內,李彥宏為我講述了幾個故事,從中可以充分了解他的人生觀和商業思維的成因。
其一,他初中時成績不好,但經過兩三個月的臨陣磨槍,居然考上了當時的市重點中學——陽泉一中。這讓他嘗到了“努力一把,就能成功”的甜頭。后來,他考北大時如此,考托福出國留學時如此,創業后和對手競爭時同樣如此。
其二,初到美國時,有件小事曾深深地刺激了他——一個大雪的清晨,他開車出門,一不小心就被對面駛來的車輛蹭掉了后視鏡。但因為急著要去學校,李彥宏對肇事者揮揮手說算了,然后開車走了。大出意外的是,第二天他竟然收到一張傳票,對方反把他告上法庭,因為他沒等交警來處理就跑了。這讓李彥宏明白一個道理:感性常常于事無補,理性、冷靜和對規則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半個月,再次見到李彥宏。那些一年前抱著大枕頭、趿著拖鞋的員工們,大多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
現在回顧起來,我驚訝地發現:李彥宏對行業的瞻望、對公司的發展方向、對各種事物的觀點和做事的方法論,當時便已經成熟,十年間幾乎未變。李彥宏認為自己的優點是對技術非常熟悉,也很執著,看問題看方向比較準。“我和太太從認識到結婚只有6個月的時間。我這個人一旦認準的東西,就堅定不移,而且從來不后悔,干了就干了。”
博客、微博、微信火得一塌糊涂,面對“為什么不進入這些領域”的問題時,李彥宏當時的回答放到現在百度收購91無線等新聞事件中同樣合適。19億美元全資收購年收入不足3億元人民幣的91無線,被很多人直呼看不懂。但對于這一移動互聯網應用入口,李彥宏沒有一點吝嗇。
“做事情要看長遠一些,而不是只關注眼前利益。有些東西現在很火,百度一直沒做,這是因為我們覺得對這些東西跟搜索的結合點沒有看清楚。”李彥宏說。
在與李彥宏的最近一次見面中,我們帶去了一張“普魯斯特”問卷。此前,我們曾請周鴻祎填寫過。在面對“你最輕視的人是誰?”這個問題時,周鴻祎很直接:“要直接說名字么?李彥宏或者毛偉(當時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就這兩個人!”他轉身又哈哈大笑地問助手:“這樣說出來是不是不好?”
同樣的問卷擺在了李彥宏面前, 一向隨意的李彥宏卻拒絕回答:“這些問題太弱智了!”他說自己沒興趣回應那些攻擊,“你把精力花在這上頭,必然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就變少了,我覺得精力最好還是花在產品開發上,放在技術的提升上。”
比輕視更讓人難堪的是無視。據聞,一次百度內部會議上,當李彥宏聽取了大家準備回擊奇虎360周鴻祎的方案時,只淡淡地說了一句:“留著他吧。”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