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

科技評論161閱讀模式

距離英特爾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解禁剛過去不久,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沒想到攜10nm工藝、大小核混合架構、DDR5內存等王牌而來的12代酷睿,一登場就給大家整了個王炸。

英特爾今年一定沒少健身,大手勁差點沒給牙膏擠爆啊。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1

就連隔壁不怎么關注電腦的小張同學,最近都想要搞一塊12代酷睿CPU刷微博了,吵著嚷著向筆者要配置單,準備采購。

但配置單寫出來后,小張同學看到那比iPhone13還要貴的換機預算時,情緒瞬間就降了8度。她皺了皺眉頭,嘴里嘟囔著:“CPU不是就兩三千元嗎,這怎么這么貴?”

筆者一聽,感情小姐姐不知道英特爾每代CPU接口不一樣啊。于是向她解釋道:“這個英特爾酷睿的CPU接口是隔代換,10、11代是LGA 1200,12代就升級成LGA 1700了。所以這次CPU和主板得同時換代,你買了12代酷睿,主板也得升級到Z690才行。”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2

小張同學撓了撓頭,說道:“這么麻煩嗎,為啥英特爾酷睿的接口更換這么頻繁?我看顯示器接口都沒有換過“。

筆者頓時語塞,打個馬虎眼吧這個事兒給糊弄過去了。要知道,向一個電腦知識存儲基本為零的小白來解釋這個事兒可太難了,還是和DIY發燒友分享更有趣一些,下面便是筆者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

01唇與齒的主板與CPU

熟悉硬件的玩家朋友一定知道“主板、CPU、顯卡”攢機三大件,其中主板就像汽車的底盤或房子的地基一樣,默默支持著其他硬件發光發熱;CPU是一臺主機的心臟和大腦,負責指揮、調配系統資源;顯卡則專注于游戲、軟件等大型任務的圖形計算。

雖說三者共享“攢機三大件”的美譽,但主板與CPU之間的關系要更為“親密“。因為顯卡有供電接口,可以直接向電源要電能供給。而CPU只能依賴主板向自己供電才能正常進行工作。

而當CPU與主板之間多了這層唇齒關系后,CPU在更新架構時就面臨著是否考慮兼容老主板電路構造的問題。如果支持舊主板,那就會在測試驗證環節增加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那么,這部分成本是否值得投入呢?除了測試成本外,還有別的阻礙嗎?

02舊主板與新標準的沖突

或許在群雄逐鹿的時代,兼容老主板是個相當不錯的賣點。但在當下雙雄爭霸的CPU市場,英特爾與AMD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不兼容舊主板接口,以全力提升性能參數。看來,實打實的性能PK才是這個時代搶奪用戶的不傳秘籍。

除了測試成本的阻礙之外,舊主板無法兼容行業規格與新協議,也是一個大問題。

CPU接口是CPU和外圍設備的通道,它承擔著處理器信息交換的重任。而隨著PCIe、DDR5等協議的不斷更新,CPU接口也需要不斷擴展、更新PCIe、存儲通道。而原先舊主板中的PCIe、存儲通道,仍然是上一時代的舊協議版本,如果新CPU運行在舊主板之上,那么就無法享受新協議帶來的性能升級。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3

所以,強制用戶升級主板,可以獲得更好的性能提升。就比如此代英特爾酷睿12代CPU,支持最新的DDR5內存,頻率4800MHz起步,且單條就能實現雙通道。全方位無死角的秒殺了DDR4,如果采用DDR4內存的舊主板運行12代酷睿,那大家估計又要說擠牙膏了。

一方面,不斷升級的行業規格協議倒逼CPU和主板同時升級。另一方面,CPU與主板廠商也樂于通過CPU+芯片組的雙重更迭,來全力提升性能數據的表現(當然,也有營收方面的考慮)。所以,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每更新兩代,都會更新CPU接口。

03重視兼容的顯示器設備

而顯示器作為桌面外設,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兼容性的問題。VGA接口作為上古世紀的視頻接口,仍在2021年的部分低端顯示器產品之中見到。更別提HDMI、DP等主流的視頻接口,任意在售的顯示器產品都能見到兩個接口。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4

其實,顯示器的接口并非一成不變。只是視頻接口的升級屬于潤物細無聲,不像DDR4內存、DDR5內存在外觀上就有明顯區別。HDMI、DP等視頻接口協議在升級時,只提升了傳輸帶寬,在外觀造型上與之前保持一致。所以,顯示器接口的升級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5

需要注意的是,顯示器作為一個需要主機提供視頻信號才能正常工作的外設產品,其接口的升級也是建立在顯卡、游戲主機等接口升級的基礎之上。

04隨市場而變

雖說HDMI 2.1接口協議在2017年就已發布,但在去年Xbox Series系列、索尼PS5系列主機沒有發布前,你幾乎在市面上看不到任何具有HDMI 2.1接口的顯示器產品。而當主機發布一年后的今天,搭載HDMI2.1接口、具有4K@144Hz的高分辨率電競顯示器,呈井噴式爆發。

以飛利浦品牌為例,僅今年便發布279M1RVE、329M1RVE、559M1RYV三款4K電競產品。不僅反應迅捷而且有的放矢,從27至55英寸,覆蓋從PC主機到客廳游戲的娛樂全場景。

其中55英寸的飛利浦559M1RYV,具有1200cd/㎡的最大激發亮度,并通過了HDR1000認證,更適合客廳主機游戲玩家選購;而飛利浦329M1RVE、飛利浦279M1RVE這兩款顯示器的屏幕尺寸分別為31.5英寸、27英寸,更適合桌面PC主機玩家選購。

值得一提的是,三者除了具有4K@144Hz的高規格電競面板、HDMI2.1接口之外,還無一例外的搭載了Type-C這一面向移動設備的接口。這種接口可同時實現數據傳輸、信號傳輸、以及設備供電,功能十分強大,所以在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高集成度的移動設備中應用廣泛。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6

總的來說,考慮到兼容性的顯示器產品,在接口這件事兒上保守到讓人有種“十年都沒升級的”錯覺。但其實顯示器接口無時無刻都跟隨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升級,從HDMI1.4到HDMI2.1、從DP1.2到DP1.4、從USB-A到Type-C,這些升級發生在顯卡上,發生在筆記本上,也發生在顯示器上。

十年了 顯示器的接口為啥還不換?-圖片7

而像飛利浦這樣深耕顯示器多年的老牌廠商,在這場接口升級的持久戰中也一直保有極為敏銳的洞察力,一但察覺市場新動態,便能以極快的反應力推出與設備相匹配的新產品。

我想,這大概就是能在顯示器市場中保持常青的秘訣吧。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1月8日13:18:1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0515.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