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已知的能源中,核聚變發電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一旦解決了商業發電,能源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現在國內科研人員也在努力加快核聚變技術研發,他們表態稱,第一盞由被核聚變能點亮的燈泡一定要在中國。
據光明日報報道,為了研發核聚變技術,中國建設了東方超環裝置,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科學島,高11米、直徑8米、重400噸,由超高真空室、縱場線圈、極向場線圈、內外冷屏、外真空杜瓦、支撐系統等六大部件組成。
2006年9月,我國耗時8年、耗資2億元人民幣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熱核聚變裝置——東方超環,首次成功完成放電實驗,獲得電流為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一舉成為世界上首個也是唯一建成并真正運行的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
15年后,2021年5月28日凌晨,東方超環所在的控制大廳里傳來捷報:正在開展的第16輪物理實驗,實現了可重復的1.2億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和1.6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東方超環運行的新世界紀錄!
目前,東方超環已經成為國際上相關研究的重要實驗平臺,其成果將為未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實現穩態高約束放電提供科學和工程上的支持。
為什么全世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都對東方超環這個龐然大物如此感興趣?“核聚變能具有資源豐富、無碳排放和清潔安全等突出優點,是人類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可為實現碳中和作出重要貢獻。”
宋云濤坦言,中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科研工作者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讓世界第一個核聚變反應堆率先在中國發電,因此“第一盞由被核聚變能點亮的燈泡一定要在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