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愛奇藝 VIP 會員又?漲價了。
現在普通月卡要30元,連續包月22元(之前是19元)。
對于這波漲價,愛奇藝的說法是這樣的:會員價格一直偏低,已影響到行業健康發展,為了建立更良性的產業生態,決定調整價格。
現在的會員價格低不低,差評君說不好。
但我知道,愛奇藝會員當然得漲價,不然下季度財報一出,可能就要被投資人按在地上揍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率先不爽的應該是百度。
根據愛奇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文件顯示,截止今年2月,百度持有愛奇藝52.2%的股份,擁有91.6%的投票權↓↓
雖然愛奇藝這幾年表面很風光,跟優酷、騰訊視頻并列視頻網站三巨頭,但實際日子過得并不好,燒錢很兇,粗略估計自上市后已經虧損 400多億。
上個月愛奇藝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歸屬于愛奇藝的凈虧損達到了 17 億元。
而去年同期虧損為12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了 42%。
這個財報一發,愛奇藝股價直接跌出了根大綠柱子。
它必須抓緊時間,搞點大動作拯救自己了。
怎么拯救呢?
跟大部分視頻平臺一樣,愛奇藝的盈利手段主要是會員服務、廣告服務、內容分發收入及其他收入構成。
其中會員服務是大頭,第三季度達到42億,占收入56%。
愛奇藝今年第三季度財報
計量單位為千元▼
而且愛奇藝近幾年會員服務越收越多, 2018 年收了 106 億, 2019 年收了 144 億, 2020年收了 164 億。
繼續抓這塊收入明顯可行。
但,殘酷的是。
愛奇藝會員數量在過億后頗有見頂的意思,第三季度會員總數為 1.036 億會員,比第二季度還少兩百多萬。
這個時候提升每用戶平均收入成了大勢所趨,所以漲會員費,自然得被提上日程了。
而且 10月份愛奇藝,還取消了“超前點播”。
愛奇藝CEO龔宇表示這是為了讓會員滿意。
會員吳聲威律師因為“超前點播”起訴愛奇藝時,你不讓會員滿意。
嗯,網友們把“超前點播”罵上熱搜時,你不讓會員滿意。
消保委一約談,就想起來要讓會員滿意了,真巧啊。
為啥之前挨罵也不取消“超前點播”呢?
讓我們復習下,龔宇在 2019 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說法:超前點播會是重要的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的方式↓↓
現在“超前點播”取消了,像提高會員費、部分電影“單片付費”等手段當然就更重要了。
所以啊,漲,都會漲。
你可能會好奇,愛奇藝光會員費每年就能賺 100多億,咋還在狂虧呢?
因為他們自己作死。
我不是單說愛奇藝啊,我是說諸多視頻網站都在作死。
以愛奇藝為例,Q3愛奇藝營收76億,而內容成本支出高達 53 億元。這意味著總營收的一大大大半都被內容成本給吃掉了。
點擊可以看大圖▼
而且愛奇藝上市后幾乎每年都是這樣,內容成本吃掉 70%上下的營收。
2019 年愛奇藝總收入為 289 億,收入成本高達 303 億,內容成本為 222 億。
2020年愛奇藝總收入為 297 億,收入成本高達 278 億,內容成本為 209 億。
點擊可看大圖▼
這個內容成本主要是購買版權和原創內容制作成本。
簡單來說,之所以內容成本這么高,一是因為視頻平臺折騰自制內容,建立了不少原創內容工作室出了點血,二是因為高昂的版權成本。
好,重點來了。
然而,如此高昂的內容成本,完全是被行業內卷給卷上去的。
版權競賽大致是從 2009 年開始, 2015 年前后達到高潮。
當時視頻網站、電視們瘋狂爭奪資源,狠下重金采買熱門電視劇、體育賽事。
砸錢力度之大,一度讓人感嘆這些人錢跟大風刮來一樣。
2011 年還未殺青的電視劇《攻心》網絡版權賣出 2000萬的價格。
2015 年體育動力以 80億拿下了中超聯賽 2016-2020年的版權。
要知道, 2015 年中超公司賣出的中超版權價格在 7000萬- 8000萬這個區間。
震驚、天價就是當時看客們的心聲▼
2018 年的《如懿傳》,當時江蘇、東方兩大衛視每家各出 300萬一集,而某視頻網站以900萬一集的價格獲得網絡獨播權。
嗯。要知道 2006 年 81 集的《武林外傳》網絡版權價格為10萬元,每集約 1200多元。
我可以理解版權費用肯定會逐年上漲,但如此浮夸的上漲幅度是正常上漲么?
這背后不肯輸掉版權競賽的視頻網站們出了多少力呢?
要知道,熱門電視劇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出錢買,那就會被對手買走,而流量以及流量背后的廣告收入和會員服務收入也會隨著優質內容流向對家。
而且你會發現,近幾年賣出天價的電視劇要么是熱門 IP ,要么就是有流量明星的加持。
對于這點,知名編劇汪海林給出過很清晰的回答。
大意是,這些視頻網站跟傳統的劇作中心不一樣,他們往往不以劇本好壞來評分購買,他們只看流量。
流量明星是流量,熱門 IP 也是流量,只要有流量在商業上就成功了。
這就是為什么腦殘劇越來越多,價格還能這么貴。
汪海林的評論很精彩▼
更騷的是,現在各大視頻網站們還紛紛搞起了選秀,自己去制造流量明星,然后給流量明星們開更高的片酬,從一個環節卷去另一個環節。
在這一環接一環的操作下,版權價格不斷被抬高,演員片酬越發畸形。
這樣一來,內容成本可不得年年百億么?
愛奇藝還算是比較機靈的,帶頭搞了自制劇,去年搗鼓出了幾部不錯的片子,如果真能多搞一些《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這樣的好劇,想必買單的用戶不會少。
而且他們在版權費用這塊好像采用的是加速折舊法,在使用前期提取折舊較多,后期提取較少,能挺過去的話,后面內容成本真會越來越小。
但,現在這個處境,終究是咎由自取。
你說,明明推波助瀾制造了一大堆腦殘劇,把影視行業生態搞糟的就是他們,他們還要打著“建立行業良性生態”的旗號,試圖讓消費者來買單。
這合理么?
當然啦,要差評君來說,資本當然有權為自己出售的商品定價,會員費漲價這件事情無可厚非。
但請不要忘記,消費者也有選擇買或者不買的權利。
如果內容質量拉不上去,又有多少人會為資本的貪得無厭去買單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