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2月23日在回復網友留言時表示,將予以核實研究。
長江日報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的持續報道,連日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疑問: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
“知網每年的價格都在漲,但不用又不行。”某高校圖書館負責人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記者網上檢索發現,部分高校甚至發布公告暫停使用知網,停用原因均為知網漲價過高,無法和學校達成使用協議。
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賈申利2020年曾提交提案反映中國知網價格持續上漲問題。陜西省發改委給出的答復是:建議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映中國知網的行為。
武漢大學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晉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需反壟斷執法機構或司法機關進行深入調查核實后作出專業判定。
中國知網再一次進入大眾的視線,是因為與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的官司。趙德馨稱,在未經他本人同意的情況下,中國知網擅自轉載其160多篇文章,“我自己下載還要收費”。
事情發酵后,中國知網的做法被網友們嘲諷是“借雞生蛋”。紅星資本局隨機在中國知網上找了一篇論文,以工作人員告知的信息和數據從理論上進行推算,發現:一篇或只發出500元稿費的論文,可能給中國知網帶來了約57萬元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知網”項目所歸屬的公司,在2020年,其主營業務收入為11.6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93億元。
據悉,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在中國知網出版,作者本人最高僅可獲得100元現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檢索閱讀卡作為稿酬。但是作者的論文每在中國知網上被下載一次,平臺就會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費用。在這種模式下,中國知網吸金不少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知網年收入近12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