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腿再生?
縱觀整個自然界,只有蠑螈、海星等少數(shù)生物具有這個本領(lǐng)。
但現(xiàn)在,來自美國塔夫茨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讓原本也不能自然再生的青蛙長出了后肢。
這個新后肢,不僅包括皮膚和骨骼,血管和神經(jīng)組織也一個都不少。
青蛙也能用這個新后肢,再次接近正常狀態(tài)在水里游泳。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Advances》。
也許在遙遠的未來,人類擺脫假肢,也不是不可能?
通過五種混合藥物
本項實驗用到青蛙是非洲爪蟾。
其養(yǎng)殖費用低,周期短,是發(fā)展生物學中的模式動物(模式動物,就是被科學家專門選中用來做實驗的動物),相信大家也不是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聽到它們的名字了。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在青蛙斷肢處裝上一個硅膠制的生物反應器。
反應器內(nèi)含有絲基水凝膠(silk-based hydrogel),里面提供了五種混合藥物,分別可以預防炎癥、抑制生成可能導致瘢痕的膠原蛋白,以及促進神經(jīng)纖維、血管和肌肉這三種組織的生長(BDNF、1,4-DPCA、RD5、GH和RA)。
然后讓傷口在這些藥物中暴露24小時,之后立刻摘下裝置,不對青蛙們進行任何進一步干預,任由它們生活18個月(這組青蛙為MDT組)。
在此期間,定期觀察和評估青蛙后肢的再生情況。
注意,24小時這個時間是有講究的:
科學家觀察到,那些具備肢體再生能力的水生動物,都能在這個時間內(nèi)迅速在殘端形成大量被稱為“芽基”的干細胞,這些細胞用于重建失去的身體部位。
同時這些細胞所在的傷口處會立即生長好皮膚細胞作保護。
青蛙們需要在這個時間內(nèi)快速讓藥物“吸收”進身體。
陸地上可再生肢體的動物由于接觸空氣或地面,一般都需要數(shù)天到數(shù)周完成傷口的愈合。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對照組,一組只在24小時內(nèi)給青蛙們裝上只含有絲基水凝膠、不含任何藥物的反應器(BD組),另一組則什么都不裝,直接進入生長室(ND組)。
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最下面的MDT組,也就是用了五種藥物的斷肢青蛙在2.5月的時間內(nèi)就長出了更長的組織(紅色虛線為截肢處)。
在4個月時,延伸處形成了血管化結(jié)構(gòu);在9個月時,形成了類似“腳趾”狀的突起,并在第18個月時長得更像了。
這些在BD組和ND組都沒有出現(xiàn)。
CT掃描顯示,MDT組長出了一段與自然肢體相似的骨骼結(jié)構(gòu),以及一段彌漫性骨骼(diffuse bone,粉色箭頭處)。
同時,MDT組青蛙的新肢體在受到機械探針的刺激時,會引發(fā)強烈的踢腿反應,說明其神經(jīng)細胞的存在。
此外,這些青蛙在游向食物、避障等活動中表現(xiàn)得比另外兩組更加靈活。
下一步:哺乳動物
在此之前,這個團隊也做過類似實驗,只用了一種藥物(黃體酮)也可以促進青蛙斷肢生長。
只不過新肢體只能呈尖峰狀生長,與本次實驗所得的形狀和功能更正常的結(jié)果相去甚遠。
接下來,該團隊將進一步探索藥物和生長因子的組合,讓青蛙再生肢體的形狀和功能更加完整,比如具有更像的蹼、腳趾、更詳細的骨骼和肌肉特征。
再往后,他們還將測試這個方案如何應用于哺乳動物。
論文地址: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j2164
參考鏈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095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