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歷史比我們想象的要悠久許多,它最早出現的原因和許多科技產品一樣是服務于戰爭,大約在1940年的時候,戰地移動電話就出現了。
1973年,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把這種戰地移動電話做成了商業化的手機,當然這個時候的手機非常笨重。
圖注:馬丁·庫帕
除了笨拙之外,這個時候的手機功能也非常單一,除了接打電話,它幾乎沒有太多的其它功能。
現在的手機已經變得越來越花哨,工程師們幾乎想把能塞的功能都往手機里塞,但如果要從這些功能中選出一個最成功的功能的話,那么肯定是手機的拍照功能。
第一張手機照片
1997年6月11日,一位猶太人企業家在妻子臨盆的時候突發奇想——他想在女兒出生的那一刻告訴全世界。
然而,當時只能用照相機拍照,所以即便照片拍了,他還要把照片傳到電腦,然后再通過電腦告訴別人。
但是他不想要這樣低效地做事。
好在他可以同時帶著手機、筆記本電腦和相機進產房,而他本身就是一個程序員。所以他用等待的時間編寫了一個系統,然后用筆記本電腦把手機和相機連接起來,當他女兒出生的那一刻,他用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如下圖),并直接通過手機發送給2000多位親朋好友。
圖注:第一張手機照片
這位企業家叫做菲利普·卡恩 (Philippe Kahn) ,而這張不太清晰,甚至有點模糊的照片后來被《時代》雜志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 100 張照片之一,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人類史上第一張手機照片。
第一個可拍照的手機
雖然,拍照手機的想法在1997年就有了,但到了2000年拍照和手機才被真正塞到一起。
2000年6月,三星在韓國發布了SCH-V200,這款手機攜帶35萬像素攝像頭,可以存儲20張照片,不過它更像是把相機和手機兩個獨立個體拼湊在一起,要瀏覽相片必須通過電腦。
真正公認的第一部拍照手機是同年11月夏普在日本發布的J-SH04,這部手機配備了11萬像素攝像頭,可以直接通過彩信的方式向通訊錄好友發送照片。
圖注:J-SH04拍出的照片
第一部拍照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是這樣的(如上圖),11萬像素拍出355*288分辨率圖片,現在看起來不是一般的模糊。
iPhone4重新定義拍照手機
拍照手機誕生之后,就是短暫的諾基亞時代,和一個堆積像素的時代。
2007年,諾基亞推出了N95,它配備的攝像頭是500萬像素。這個像素對于當時而言有多超前呢?3年后的iPhone 4依舊是搭載500萬像素攝像頭。
估計也是從N95開始吧,人們才真正有了追求手機的愛好。
圖注:諾基亞N95拍攝的照片
上面這張照片是N95拍攝的,很現代化了吧,它當時的售價應該在9000元左右。
科技的發展真的很快,現在的手機攝像頭都已經達到億級別了,一個擁有1億像素后置攝像頭的手機售價只在3000元左右。
手機的攝像頭從11萬像素發展到1億像素其實也就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很難想象接下去會怎么發展,但像素絕對不是拍出好看相片的唯一因素。
最后
雖然,2010年的iPhone4依然采用了500萬像素攝像頭,不過他們提出了關于拍照的新觀點:要拍出好看照片不僅取決于像素,更多的光線進入攝像頭也可以讓照片更好!
所以,不用刻意去迷信高像素,手機拍照局限于它自身的體積,它永遠不可能像相機那樣拍照,但手機的拍照功能確實讓這個世界豐富多彩了許多。
如果手機沒有拍照功能,估計現在的社交平臺都會索然無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