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Intel正式發(fā)布了Arc A系列銳炫獨立顯卡(代號Alchemist),首發(fā)移動端的Arc 3系列,后續(xù)還有更高端的Arc 5/7系列,并且會進入桌面、工作站。
Arc A系列芯片采用臺積電N6 6nm工藝制造,一大一小兩個版本,代號DG2-512(ACM-G10)、DG2-128(ACM-G11),分別集成32個、8個Xe核心與光追單元,首發(fā)的Arc 3系列就是基于后者小核心。
現(xiàn)在,我們終于知道了它們的面積、晶體管參數(shù)。
DG2-512大核心面積406平方毫米,集成晶體管217億個,密度為每平方毫米5340萬個,頂級型號Arc A770M FP32峰值浮點性能13.5TFlops。
它的對手是AMD Navi 22、NVIDIA GA104。
其中,Navi 22核心采用臺積電7nm,面積336平方毫米,晶體管172億個,密度每平方毫米5120萬個,RX 6700 XT FP32浮點性能13.2TFlops。
GA104核心采用三星8nm,面積392平方毫米,晶體管174億個,密度平方毫米4440萬個,RTX 3070 Ti FP32浮點性能21.7TFlops。
對比來看,DG2-512面積更大、晶體管更多,密度也分別超出6%、20%,而單看浮點性能,A770M可以持平RX 6700 XT,但相比RTX 3070 Ti還差了多達38%。
之前有傳聞稱,Arc A系列顯卡性能最高可以摸到RTX 3070,但其實,RTX 3070 FP32浮點性能也有20.3TFlops,即便是更高頻率的桌面版Arc A系列也追不上。
DG2-128小核心面積157平方毫米,集成晶體管72億個,密度每平方毫米4586萬個,性能暫時不詳。
它的對手是AMD Navi 24(臺積電6nm/107平方毫米/54億晶體管)、NVIDIA GA107(三星8nm/大約200平方毫米/晶體管不詳),性能此前預計可以達到GTX 1650 SUPER的水平。
大核心
小核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