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給我的感覺越來越像BP機的升級版,可以顯示時間、日期,也有短訊或來電提醒。(攤手)”
這是ID為“蒙著左臉”的讀者對于當下智能手表尷尬定位的精準吐槽,我們當然不想回到BP機時代,智能手表也不想換個形態就倉促上陣。雖然手表應該是比BP機更時尚的存在,但是,面對市面上出現的一款款智能手表,許多消費者面對缺乏設計的外觀還是直搖頭。
在我們這么多討論智能手表的文章中,一般都是談及功能續航等等,鮮有討論智能手表外觀的文章。而在上個周末,一位女性朋友問我黑莓Q10手機怎么樣,我碎碎念般地說了Q10生態圈不好,沒什么好應用,黑莓都要被收購了,前景不好,3000多買個Q10不劃算。她反駁我的只有一句,可是Q10是全鍵盤啊,好看啊。
在以許多女性為代表的消費者群體里,外觀很多時候比功能顯得更重要,而智能手表想要在市場上取得突破,必須要要在外觀上取得突破。
Meta Watch是一家手表制造商,也生產過自己的智能手表,來自Meta Watch的 Bill Geiser 做為業內人士對于為何當今智能手表(包括Meta的智能手表)如此丑有著自己的看法:
“現在的智能手表相比于珠寶來說,更像是計算機,但是我們能看到未來一年內會有所變化。”
早期的智能手表市場是從開發者人員和黑客社區開始的,更強調產品的功能性和產品能夠做什么。所以智能手表的表盤都會很大,大的顯示屏意味著能做更多的事情。
因為手表必須要和手腕大小適配,而人類手腕沒有進化到更粗壯的跡象,這也限制了智能手表的設計。這種情況就好像觸屏給智能手機設計帶來的藩籬一樣。
除了手表不能設計得過分之大外,電池也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設計阻礙。ABI的高級分析師Joshua Flood認為電池組件在如今的智能手表模型里占據了大量的空間,導致表盤都十分厚,要在設計上有突破,手表的功耗和電池的大小必須雙雙下降,而這種改變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得到突破。或者可以像高通(69.57, -0.33, -0.47%)的智能手表將電池部分和表盤分隔開來以使手表更薄。
還有一點被電子產品設計理念所影響的是,當前智能手表的形狀大多是矩形或方形,但是從傳統手表的形態來看,圓形是更為討巧更適合大多人審美的,視覺吸引力比其他形狀更大。但是圓形表盤給智能手表的設計也帶來了更多的難題。
Bill Geiser認為,智能手表的設計思路和外觀應該由Michael Dell轉變向Michael Kors(時尚品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6日12:00:4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21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