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hard Seefel則是Google地圖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他認為,在Google地圖充分了解用戶的情況下,它甚至不用向用戶展示地圖。因為知道用戶在機場,所以在用戶沒有進入搜索的時候Google地圖就能夠向用戶提供航班信息。這也就是說,用戶位置已經(jīng)變成了搜索查詢的依據(jù)。對于地圖的下一個形態(tài),Bernhard Seefe做了一個定義:
“地圖只是對數(shù)據(jù)的一種解讀方式。”
事實上,地圖個性化不是Google第一次提出來,在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會上,Google宣布地圖即將迎來升級。除了界面上的提升之外,一個重要的變革就是個性化的地圖。
無論是客制化也好,還是個性化也好,都是基于現(xiàn)有信息和現(xiàn)有需求,那么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是,地圖另外的探索功能是否就此減弱消失了呢?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3年11月6日12:06:37
- 轉(zhuǎn)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23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