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看到微信其實沒有在線、離線的概念。以前我們做產品,肯定要有在線、離線頭像可以看,為什么呢?要簡化它,因為一定是在線的,不可以離線的。但里面又考慮了很多細微的區別,比如說隱私的問題,以前這個消息送達之后,你收到了還是閱讀了,對方是否看到,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做出來,但我們希望人們在便捷的時候,又保持一份隱私。
你們肯定有感受,很多人建議說我發了這個消息過去,他有沒有看到,希望我能知道,那是發的人爽,但是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他不希望說,他希望這個東西還保持一個隱秘,不希望太透明。這里面其實是很復雜的,不單是一個技術或者是一個軟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對人性的把握。
從這個產品案例,我們可以看得出,即使是像QQ已經有每個月超過六億多的活躍用戶,兩三年前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了,但是在這個領域里面依然有創新或甚至差點被顛覆的可能性。坦白講,微信這個產品出來,如果說不在騰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話,是在另外一個公司,我們可能現在根本就擋不住。
回過頭來看,生死關頭其實就是一兩個月,那時候我們幾個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說這個怎么改,那個怎么改,在產品里調整,所以也再一次說明,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趨勢的話,其實就非常危險的,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可能灰飛煙滅了,一旦過了那個坎兒就勢不可當了,這是一個感受。
移動互聯網不只是延伸,而是顛覆
我們再看移動互聯網。有些人說移動互聯網就是加了“移動”兩個字,互聯網十幾年了,它應該是個延伸。我的感受是遠遠不只是一個延伸,甚至是一個顛覆。看過去的PC互聯網都已經不算太互聯網了,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一個互聯網,甚至以后每個設備都能夠連上網絡之后,人和設備之間、設備和設備之間的通信全部連接在一塊,一切都連起來之后。這個還有更多的想象空間,現在還沒到這個程度,還在慢慢摸索。
我們再來看我們的使用時間。以我們的過去統計來看,大概每個人平均用PC互聯網是2.8個小時/天,現在移動互聯網,怎么用呢?除了睡覺8個小時,16個小時是清醒的,跟它在一塊,不太容易丟開它,未必是每分鐘、每秒鐘在看,但是有消息到達,就會使用它,這樣的話就是16個小時,再加上設備本身,比PC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時間。這里的空間我覺得是無比巨大的。
從去年7月份,PC的服務已經開始低于手機上服務的時候,不管是原有的QQ,門戶網站、微博、搜索引擎,包括360,這一年來已經十倍的增長了,這一年已經開始超越,甚至是70%多的流量是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全行業看應該不超過10-20%,它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但是時長多了十倍。
可以說半年前我還是比較悲觀的。我在很多場合也說,這個叫好不叫座,增量不增收。比如說搜索引擎轉到手機上,排滿了廣告位置,沒法排在右邊,就那么一列。或者是游戲,在微信的游戲出來之前,傳統的手游其實大家也不覺得怎么樣,這個市場沒有人用手機玩游戲玩太長時間,付費欲望估計也不高,因為體驗也不是太好,而且用大屏幕電腦玩游戲比較爽。還有包括其他,比如說打廣告,手機流量這么貴,還加一個廣告,一個大大的圖,一個視頻。不可想象,在PC互聯網這些都是成熟的模式,但在手機上不敢這么做,把他們的流量轉到手機上,白白降低了收入,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17日11:06: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67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