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去哪兒、久邦數碼和500彩票網都是在美國上市,交易所略有不同,有些是在紐交所,另外一些則選擇了納斯達克。
而云游控股和博雅互動則選擇了赴港上市。
這個現象的確很有趣,在美股和港股之間進行選擇可能會基于這幾大考慮:
IPO的目的是融資,因此上市地的選擇上首先是要保證較高的發行價,獲得更高的融資金額和估值。這方面受到幾個因素影響:
1、市場環境
美股市場更為成熟,對科技股的接納度更高,尤其是對硅谷新興的概念追趕速度很快。
中國互聯網公司很多屬于C2C(Copy to China)業務,可以在美國科技公司中找到樣本,如58同城可以比照Craigslist,其模式容易被投資者理解和認可。
而相對來說,港股對科技股的接受度并沒有那么高,赴港上市可能難以獲得較高的融資金額。
2、游戲公司的特例
盡管大多數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國更容易拿到較高的估值,但有一個特例是游戲公司。最典型的例子如以游戲業務為主的搜狐和盛大股價長期被看衰。
而港股市場則對游戲公司比較歡迎,以《劍網3》為主力業務的金山股價持續走高。香港對內地的游戲尤其是手游業務發展更為敏感。這些都吸引了云游控股和博雅互動等游戲公司選擇在港上市。
因此,大多數中國互聯網公司IPO的首選地仍然是美股,但游戲公司現在開始將會出現一波赴港上市潮。藍港在線CEO王峰近期就對外表示,赴港上市將是其的首要考慮。
除了估值,交易所的規則也會成為IPO地點選擇的重要考慮因素。
1、交易所的準入門檻
納斯達克的準入門檻最低,對盈利并無要求。
而港交所上市規則明確規定,過去三個財年至少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000萬港元,及前兩年累計盈利至少3000萬港元),加之香港創業板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盈利不佳的企業很難邁過IPO門檻。
根據58同城、去哪兒在上市前夕提交的財務報告顯示,前者在最新一季度剛剛扭虧為盈,而去哪兒則仍在大幅虧損,他們選擇在美上市更為明智。
2、股權制度影響
今年下半年阿里巴巴IPO風波的最大緣由即是股權制度的掣肘——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暫時未獲香港方面放行。
美股認可AB股權制度,創始人所持有的A股在投票表決時,每股所對應的票數會高于B股數倍。例如B股每股1票的話,A股每股可能就是10票。所以創始人無需持有絕對高的股份即可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而港股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并不認可這一制度。
以58同城為例,創始人姚勁波所持股份為27.9%,雖然是第一大股東,但并未絕對控股。不過,根據姚勁波上市后受訪時的表態,58同城采用雙重股權結構,新發行的股票為A類股,在表決權中每股為1票;而創始人股份為B類股,在表決權中每1股為10票。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