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平臺或成選擇
第三方支付暫停之后,首當其沖的就是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
18日,比特幣中國和OKcoin發布聲明稱,根據央行要求,暫停關閉人民幣充值功能,不過提現則不受影響。而原本實行零交易費的上述兩家網站,也在近期恢復了0.3%的交易手續費,并將此前0.5%的提現手續費提高至1%。
火幣網聯合創始人杜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目前的比特幣交易量估算,收手續費和上調提現手續費,將會使一個交易平臺每個月增加數千萬元的收入。
“就像股票印花稅一樣,比特幣市場必然會發生一些大的變化。”杜均告訴記者,實際上停止第三方交易的確會增加交易平臺的運營成本,這也是一些網站開始收費的原因。但杜均也認為,這樣做是殺雞取卵,而且也與公司此前宣稱的免交易費相違背,所以火幣網將不考慮恢復交易費。
杜均稱,央行暫停第三方支付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但到底會呈現何種趨勢還不確定。毋庸置疑的是,在國內比特幣的交易成本將更高。據了解,火幣網目前正在計劃將30人的客服擴充至50人,其原因在于在第三方支付暫停后,交易平臺的充值提現則不會像此前那樣便捷,這就意味著交易平臺必須加大客服成本。另一方面,央行暫停了第三方支付后,將會使不少投資者退出、整個交易市場出現萎縮。
實際上,這些交易平臺負責人并沒有預料到,央行會如此迅速要求關閉第三方支付。
一家不愿具名的比特幣網站負責人情緒頗為激動地告訴記者,央行在《通知》中承認了比特幣的商品屬性,既然都允許自由交易,就可以使用第三方、網銀、現金等各種支付方式。而關閉第三方支付并不合理,這種做法也和央行此前的表態相違背,所以公司正在和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找出解決的辦法。
同時讓上述負責人擔心的是,第三方支付被封堵之后,未來央行還會出臺更多的措施,導致其他充值、提現手段也被“圍剿”,那么平臺的交易將陷入停滯。
“生存還是毀滅?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現在的政策風險仍然很大,必須要重新尋找運營途徑。”一位比特幣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對于一些小的交易平臺,后期或將出現關閉潮。而在央行監管措施不變的情況下,一些交易平臺要繼續運營下去,預計在不久之后,可能會考慮將服務器和注冊地轉移到開曼群島或香港,取得合法資金運營權。另外,交易平臺或將有可能啟用OKPAY、EGOPAY等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
比特幣回歸理性?
比特幣到底動了誰的奶酪?不承認比特幣貨幣屬性之后,央行為何再度重拳出擊比特幣?
在本報記者的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提到了四個字——“回歸理性”,這也說明虛擬貨幣的被炒作瘋狂程度。一些人甚至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場金融泡沫,類似于17世紀荷蘭熱炒的“郁金香”。
“郁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也間接導致了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
12月初,一個比特幣的最高交易價在7000元,而2013年年初,其價格只有80元左右。在本次央行出臺相關政策之后,18日比特幣交易價格下跌至月初的1/3?!獌r格波動幅度之劇烈,也讓不少玩家直呼“傷不起”。
“從比特幣的炒作上看,已經出現了一些類似于‘郁金香泡沫’的征兆,比如流動性過剩,市場大量投資等等。”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如今比特幣的瘋狂程度,與歷史上任何一個金融泡沫相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比特幣也就是在這種瘋狂炒作的過程中轉化為金融投資品。但是,這種金融投資品沒有信用關系,也沒有信用擔保,卻成為很多人暴利的工具,瘋狂炒作會使中國的金融市場面臨風險。
不過在羅明雄看來,現在有一種說法是比特幣的存在削弱了央行的作用,這有點夸大言辭,而且也有為政府“背書”的嫌疑。
但是,羅明雄也直言不諱地指出,央行做出本次規定主要還是出于監管考慮,因為比特幣的確具有很高的洗錢風險,價格劇烈波動也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
“其實很多投資者就是在這兩個多月比特幣暴漲起來以后,才進場參與的,你要問他什么是比特幣都根本說不清是什么。”杜均也認為,一些投資者只是將虛擬貨幣當做可以買入、賣出的獲利工具,在央行出臺的政策引導下,有助于虛擬貨幣的炒作回歸理性,從而使得整個市場健康、平穩云翔。
“比特幣在其他一些國家已經對接了一些應用,但還不是一種真正能夠流通的貨幣,反而作為一種投機工具被瘋狂炒作?!绷_明雄告訴記者,虛擬貨幣的價值是人們對于其未來價值的一種預期判斷,此次央行重拳出擊比特幣,使得投資者對于持有比特幣的信心被打擊,后期或依然存在下跌的空間。而對于那些還不知道“用來做什么”、沒有任何第三方應用支撐的山寨幣而言,未來面臨的風險可能會更大。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22日14:46:5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548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