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問題
要理解微軟為什么遲遲沒有選出新CEO,需要考慮董事會面臨的3個棘手問題:一個自以為最了解微軟的創始人、一個因為沒有加快戰略變化而被迫辭職的CEO,以及一個施壓展開大規模變革的激進投資者。
自從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宣布退休計劃以來,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雖然微軟表示,將在2014年夏天之前為他選定繼任者,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董事會原本希望在去年11月或12月就敲定最終人選。
負責微軟CEO遴選工作的微軟董事約翰·湯普森(John W. Thopson)表示,該公司董事會希望通過系統性的方法為這個復雜的職位選擇正確的人選。但公司董事、管理顧問和行業高管卻認為,董事會內部的潛在沖突對微軟是一個打擊。
如果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鮑爾默仍然留任董事,微軟可能會成為異類。根據高管薪酬追蹤公司Equilar的統計,在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中,只有8家公司的董事會中擁有兩名前CEO。
“沒有一個當之無愧的CEO愿意讓自己的前任在董事會里對所有事情說三道四。”蘋果公司前高管讓-路易斯·卡西(Jean-Louis Gassée)說。
微軟并未透露,鮑爾默和蓋茨是否會留任董事。他們在去年11月的股東大會上獲得了一年的連任資格,但有可能提前離職。
知情人士表示,在與微軟董事就CEO遴選工作展開溝通的外部顧問中,至少已經有部分人擔心蓋茨和鮑爾默的留任將會影響這一任命。
另有人知情人稱,外部CEO候選人都明白,他們的部分談判焦點在于:如果他們出任CEO,鮑爾默和蓋茨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公司事務。
潛在沖突
微軟的經歷體現出一家公司在為創始人或前CEO規劃職位時面臨的挑戰。讓他們繼續以前輩的身份留在公司雖然很方便,但卻有可能在董事會內部引發沖突。
輝瑞前CEO亨利·麥金內爾(Henry McKinnell)就與他的前任共同擔任了5年多的董事,直到公司董事2006年共同逼迫他下臺,這比他的預訂計劃提前了18個月。
“讓前任CEO擔任董事絕對是個糟糕的想法。”麥金內爾在去年10月末接受采訪時說,“你根本贏不了。”
被認為是微軟新CEO熱門人選的福特CEO阿蘭·穆拉利(Alan Mullaly),也長期受困于類似的問題。該公司前CEO小比爾·福特(Bill Ford Jr。)目前擔任執行董事長,他還是福特公司的大股東和創始家族的成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