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搜索引擎中懲罰了自己的瀏覽器Chrome,使之在對“瀏覽器”等相似關鍵詞的搜索從之前的第一頁第三名掉到第五頁,長達六十天之久,原因是Chrome瀏覽器外聘的公關團隊使用了被谷歌搜索禁止的推廣方式。根據某調查機構監測顯示,這兩個月中,一直高速增長的Chrome首次出現負增長。
Chrome是谷歌重要的戰略產品,谷歌搜索不但處罰了,而且是深入影響到其短期發展的一次重罰。去年就有機構證明在一次監測中Chrome使用量已經超過微軟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而如果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短期內持平或超過IE應該不成問題。但兩個月的處罰又使得落下了不小的距離。更有趣兒的是,如果說谷歌想殺雞儆猴,告訴所有合作伙伴任何違反谷歌推廣條款的行為皆會被重罰,那應該把這次自己產品的犧牲當成一個樣板來廣為公關。但谷歌卻是悄悄的處罰甚至沒有一篇新聞發言稿。
社會中每個人都會體現出不同的品德和情操,企業亦然。小企業是普通人,在員工間,客戶中體現自己的形象;大企業是公眾人物,在社會中,領域外體現自己的品性。谷歌毫不手軟,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規矩正是體現出這是一個正直,敢為的企業。懲罰后不聲張,不張揚,做錯了的事兒就按規則行事而絕無他圖正體現了這個企業的嚴肅和認真。谷歌的正直一直在業內被稱為典范,拿他本身的搜索業務來說,搜索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在最有效率的前提下得到最有價值的信息,為了給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結果,谷歌承諾所有搜索結果一定基于信息本身的價值,點擊率和被引用的次數等一個復雜算法而得出,從而保證使用搜索的用戶盡可能的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而與此相反,任何用例如“競價排名”等手段,在搜索結果中做文章的企業則無異于地溝油的火鍋和三聚氰胺的牛奶,都是踐踏消費者權益的體現。
君子以德立身,企業一樣。社會中我們不能了解一個人的具體能力時便會以他的人品,德行來確定是否可當朋友,一起做生意或者直接敬而遠之。在無法了解一個產品一項服務的方方面面時,消費者選擇德高望重的企業一定沒錯。其實這種在國內幾乎無見的塑造企業精神的行為在美國卻屢屢出現。比如摩根銀行,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式人物J.P.摩根作為一個商業銀行掌舵者卻在十九和二十世紀義無反顧的為美國人民無數次在金融危機時出面用自己的銀行充當美國央行(由于杰佛遜主義的影響美國遲遲不肯設立央行)作為“最后的購買者”為市場提供資金和信用擔保。時至今日,摩根銀行無論有多少變數,分分合合,但摩根銀行本身在美國人心目中卻始終是正直和權威的化身。
我們都討厭見利忘義和奸詐狡猾而欣賞正直,誠信和敢作敢為。那為什么在中國,無數公眾人物式的企業不顧道德,毫無企業精神可言卻還能像小丑一樣永遠在舞臺的最前面受公眾膜拜卻真正值得我們深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