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2014亞洲金融論壇”昨天結束,在論壇的專題對話環節,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分享了自己對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思考。他表示,中國的互聯網的機會比美國要大,并分析認為,本土化不夠是谷歌在中國失敗的主要原因。
這些年來,在中國,互聯網對于線下各個行業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包括零售業、旅游業、金融業等等。李彥宏舉例說,中國在美國上市的汽車網站有兩家,每家30億美金的市值,本來在美國沒有太多類似的公司,因為美國線下的汽車產業很發達,而中國因為線下的產業沒有來得及發展得好,互聯網就來了,受到很多沖擊。
在李彥宏看來,未來,醫療、教育等更加根本性的涉及到國計民生的產業,也會受到互聯網的巨大沖擊,這對中國是非常獨特的機會。美國互聯網一直是相對獨立的行業,不斷發明新東西,然后占領市場。而對于中國來說,互聯網不是簡單的發明新東西,是對于線下各個行業進行非常大的改造和沖擊,中國互聯網的機會比美國要大,而且未來中國互聯網獨特的創新會更多。
李彥宏:早期的時候當時中國互聯網有一個說法是C2C,Copy To china,拷貝到中國來,隨著中國互聯網市場越來越大越不像是這樣了,像百度的貼吧、騰訊的微信,阿里的淘寶、支付寶都有很多獨特的中國創新在里頭。我覺得未來中國獨特的創新東西會更多。當市場小的時候你不能夠去雇很多優秀技術人才,當你變大以后,跟美國互聯網公司進行競爭的時候,中國自有的創新一定越來越多。兩個市場還是不一樣,美國市場經濟發展了200年,傳統產業其實也很強,中國傳統企業才幾十年,傳統企業沒有起來以后就受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創新方面,美國有美國的創新,中國有中國的創新。
就在不久前出席極客公園活動時,李彥宏還透露,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將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范圍招聘30歲以下的優秀人才,進行甄選和培養。據了解,首批“少帥計劃”有9個名額,年薪百萬元人民幣起步,而且上不封頂。
有了人才,才可能有創新。李彥宏表示,最主要的中文搜索、自然語言理解方面的技術、圖象識別的技術等,最近發展非常快,都是百度的自主創新,百度主要是靠自己發展,以收購為補充。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