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iPhone,暫且叫做iPhone6,面世時間未知,各種“諜照”已不斷流出:變長,變薄,變輕,窄邊框,曲面屏幕,NFC,散熱新材料,續航加強,你能想到的手機潮流在不同版本中出現。
不過,外觀對中國市場來說,似乎并不重要。因為,中國人會給手機套上一個殼,于是,一切手機外形均回歸到彩色塑料,只有電源鍵、音量鍵保留本色。有的甚至還長了一對長長的兔耳朵,很多時候難以區分一部手機是酷派的還是蘋果的。
昨天見到一個朋友換了手機,天藍色的殼一看以為是iPhone5c。5C作為iPhone的廉價版銷量慘淡,在國內更是少見真機。一問才知道,他這是港版iPhone 5s,土豪金,套了個地攤買的手機殼。準確地說,是邊框保護殼,這樣絢麗的土豪金后背不會被遮住。朋友說,這是為了防摔。
理論上來說,當手機被套上一層殼之后,在某些場景下摔落有一定的緩沖作用。這些手機殼的防摔作用,只有賣手機殼的商家會信誓旦旦地告訴你,“肯定比裸機耐摔”。手機殼已經發展出不同的層次:塑料硬殼、皮質軟殼、金屬硬殼。不同材質,不同防摔能力,不同的價格。對用戶來說,更多是為了心理安慰。
“有總比沒好,iPhone屏幕摔壞了換是很貴的“,一位在天橋邊挑選手機殼的女生說,最后她用100多元買了一個高檔iPhone5s手機殼。與那位常年駐守天橋的哥們閑聊了解到,只做貼膜,是苦活。兼營手機配件,才是出路。除了貼膜,他另外一大塊收入便來自銷售以假亂真的名牌耳機、移動電源和手機套殼。“用iPhone的、三星高檔機的來買,要價必須要高,否則價位配不上手機。”,這是他看人要價的心得。
手機殼防摔能力究竟如何,難以量化。實際上,真正的防摔手機是Nokia,Motolora這些老牌手機。我曾經使用過一部目前以299元價格進入超低價安卓機的Moto MT620,經過我數十次不戴套摔落測試,目前狀態良好。這并不是說老牌手機質量更好,而是由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結構所決定。
還有一部分手機殼購買者是為了防止劃傷或者掉漆。屏幕通過貼膜解決,后蓋和邊框則需要手機殼。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具備一定的保值能力。例如iPad mini,使用一年之后還能以原價60%-70%賣出,打破了電子產品只要轉手便掉價50%的規律。如果手機殼能避免劃傷、掉漆、磨損,可以確保手機將來被轉手時還能9成新,賣個好價錢。
對于一些女性用戶來說,購買手機殼也可能是為了美觀。每個人的品味不同,喬布斯的品味,蘋果設計師嘔心瀝血的設計打磨,依然難以滿足她們的胃口。但她們又喜歡iPhone,因為系統、App,或者能帶來的身份象征。于是,各種顏色、形狀、材料的手機殼來滿足她們個性化iPhone的需求。一些手機殼也開始推出“水鉆”“意大利進口真皮”“懷舊”“炫彩”這些主題來吸引她們。
喬布斯改變世界,蘋果工業設計很牛X,這些事情與她們沒任何關系。她們希望手機獨一無二,盡管手機殼也難免雷同。
正是這些需求使得手機殼也在成為一個不小的市場,它們帶來了不少的就業崗位:模具、工廠、批發、地攤、淘寶店。在iPhone新款尚未發布,有諜照流出時,深圳各廠已經在為其設計手機殼套和貼膜了。這樣可以確保第一部iPhone 5S到達用戶手里時,TA可以在任何一個貼膜處買到一個“原裝正品”的手機殼。
目前,手機殼市場格局玩家眾多,但也已出現明星廠商,它們大都青睞蘋果產品。蘋果產品高端,款型少便于規模化,用戶舍得花錢。位于上海的某家手機、平板保護套的明星手機殼公司年營收在500萬美金,其中約70%來自于蘋果產品。這個市場實現了Made in China,同時Created in China。相關報道顯示,美國波士頓90%的手機殼市場被“Max Wireless Group Inc。“占有,這家公司創辦人是來自廣州的一位留學生,他在廣州的親戚為其源源不斷供貨。
移動互聯網開發者月收入不及一個貼膜者,App公司年營收趕不到一個手機殼銷售公司或者網店,并非天方夜譚。淘寶排名靠前的一家手機殼網店,其中“土豪金定制手機邊框殼”月銷量便達到33456個,銷售額達160多萬。
喬幫主走后,蘋果也按捺不住,開始為最新款iPhone提供原裝高檔手機殼,價錢可以買兩部低端安卓機MT620。
手機殼也遭到不少質疑。除了影響電子產品外觀之外,還可能會影響散熱。4G手機、游戲手機、大屏手機因為能耗增加散熱問題將更嚴重,為此手機廠商想方設法去優化結構、挑選材料、升級技術。這些努力最后很可能被一張深圳塑料手機殼包住。為了避免這個問題,聰明的手機殼廠商已經開始打“超導散熱手機殼”的牌,抑或只做邊框殼,不遮擋背部。
除此之外,一些塑料手機殼、皮質手機殼因為材料問題,可能散發異味。尤其是在上述“散熱”問題變嚴重時,發熱之后發生化學反應進而釋放污染氣體,例如甲醛。問題是,針對手機殼并無任何檢測標準,沒人做這個事情,用戶也不太CARE。
除了手機殼之外,還有耳機孔防塵塞、充電孔防塵塞、耳機線魚骨架這些附屬設備。讓你拿到手時不由感嘆,這些山寨廠商想得真周到,而且竟然有人用這些變態的玩意兒。
iPhone這些電子產品正在想方設法讓自己一代比一代輕、薄,它們不斷更新材料,不斷升級外觀,它們有各種模型、各種測試、各種理論來保障手機的手感、觀感、觸感。可以說每一款優秀的電子產品都有工業設計師、工程師大量嘔心瀝血的勞動。最后,他們輸給了深圳的山寨手機殼。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