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以2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谷歌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智能手機業務,2012年谷歌收購這家公司時花費了125億美元巨資。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文章稱,聯想如果認為可以通過這條捷徑大舉進軍美國市場,那么它顯得過于自信了。
文章稱,聯想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撿拾美國科技公司拋棄的硬件業務來發展壯大,但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這一步顯然邁得過大。幾周前聯想剛剛收購了IBM的低端服務器業務,這是一筆劃算的交易。要扭轉這項業務,聯想需要削減成本,增加在華銷售。
但要想扭轉摩托羅拉業務,難度更大,投資者的擔心導致聯想股價下跌8%。聯想董事長楊元慶表示,這筆交易是進入美國市場的捷徑,希望一年內聯想的手機銷量能夠翻一番,達到1億部。然而在企業領域,取捷徑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
聯想將要收購摩托羅拉旗下的MOTO X和Moto G產品線,這些產品的市場反響不錯,但黑莓和HTC非常清楚地知道,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轉瞬即逝,必須不斷進行創新。要想在美國取得成功,聯想必須大舉投資研發、設計、營銷,以及與運營商的關系。
沒有哪一點是聯想的強項。2005年從IBM收購ThinkPad品牌以來,聯想的筆記本設計只具備功能性,卻沒有亮點。IDC的數據顯示去年聯想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但它的銷售主要集中的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尤其是低端手機領域。而在營銷策略方面,聯想的樂Phone也沒什么亮點可言。
盡管收購摩托羅拉的價格遠低于當初谷歌收購時的價格,聯想這筆交易做得并不劃算。Bernstein Research計算得出,聯想需要拿出相當于摩托羅拉移動過去12個月銷售收入60%的資金,用來收購這筆過去兩年嚴重虧損的資產。相比之下,收購IBM服務器業務所花的錢相當于這項業務銷售收入的50%,接近盈虧平衡。
總而言之,在收購IBM PC業務取得成功的前提下,收購IBM服務器業務似乎也是明智之舉,但要想借助摩托羅拉進入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似乎有點過于自信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