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4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在個人演講中向來賓逐一介紹了索尼的智能腕帶、4K電視、智能手機、PlayStation游戲機以及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唯獨沒有提到VAIO筆記本。這或許是個預示,因為一個月之后的2月6日,索尼宣布整體出售VAIO筆記本業務,同時拆分電視機業務,成立單獨的公司。
執掌索尼兩年多以來,面對連續多年的巨額虧損,平井一夫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通內部資源、出售辦公大樓、放棄邊緣業務……這些措施讓索尼在平井一夫上臺的第一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不過對于沉疴在身的索尼來說,這些小修小補顯然不夠,需要的是一場大手術。現在,平井一夫把手術刀切向了索尼的頑疾——消費電子業務,尤其是已經形同雞肋的筆記本業務和連年虧損的電視機業務。
一個索尼
在中國市場,索尼旗下有索尼中國、索尼移動、索尼音樂、索尼影視等多家相互獨立的子公司,在其他市場也大抵如此。自2012年初上任之后,平井一夫走訪了16個國家的索尼分公司進行摸底,光是中國就來了三趟。此后不久,他提出了“一個索尼”的戰略,要求整合內部資源。
索尼內部各自為政的“大公司病”由來已久,平井一夫甚至在摸底中發現,公司竟然有4個部門在同時研發平板電腦。為此,平井一夫成立了一個跨部門的用戶綜合體驗部,該部門有權對數碼相機、電視機、游戲機、視聽產品和電腦的產品規劃進行綜合評估和決策,并由自己直接領導。在平板電腦產品的命名上,平井一夫也直接拍板為“sonytablet”。要知道,索尼的所有產品線都有自己的名稱,電視叫BRAVIA,筆記本叫VAIO,數碼相機叫Cyber-shot,手機叫Xperia。
當然,除了產品命名這種表面的變化,實質的變化也在發生。比如索尼新推出的“XperiaZ”系列手機,1300萬像素的堆棧式攝像頭擁有CyberShot數碼相機功能,顯示屏及引擎技術則來自索尼的BRAVIA電視機部門。“XperiaZ”被看做是平井一夫“一個索尼”戰略在硬件部門之間落實的一個例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