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憂傷,叫做:“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這是豌豆莢論壇上做的一場名為“Flappy Bird 大師賽”的一句文案。它非常地貼切,因為我剛開始玩Flappy Bird的時候,前面三局的下場就是“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玩過的應該都懂。
在春節假期結束的第一周,這款界面極為粗糙、難度高得令人發中指的游戲為什么會這么火爆?原因大概有這么幾條:
1)任何小失誤都會斷送你之前的一切努力; 犯個錯,然后重頭再來。就是這么簡單的游戲邏輯,使得任何人都能輕易上手。
2) 雖然游戲很殘酷的,但它是公平的,可以算得上“絕對公平”; 這個游戲簡單到連難度都不會隨著游戲進程而改變,玩家所需要做的只是專注專注再專注。
3) 你的努力會得到回報,你能感覺到自己對游戲越來越上手;
4) 但你永遠都不會有真正安全的時候,哪怕一秒鐘; 即使你的最高紀錄已經到達50+,你依然還是可能會死在第一、第二個水管處。
5) 沒有教程,攻略都是浮云。你需要在死亡中學習,它只有操作和最簡單的技巧;
6) 專注是唯一的游戲精髓;
7) 正是這么變態的游戲設定,使得玩家在打破紀錄的那一瞬間,會覺得世界是這么美好。
這是來自著名游戲評論網站IGN 的總結。不過,千萬不要相信這些原因,如果你真要按照這個原則去設計一個游戲,估計會死得很慘。
Flappy Bird的流行只是諸多互聯網熱門話題中的一個,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每個話題都有可能熱門兩分鐘,Flappy Bird是其中偏差特別大的一個。類似IGN這樣總結的看起來特別正確又合理的分析,在任何一款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出來之后,都能在科技媒體上看到類似的分析——往往是事后諸葛亮和馬后炮,并不具備普遍意義。
Flappy Bird早在去年5月就上架蘋果App Store,一開始它只是無數默默無名的游戲中的一員。沉默了半年以后,11月中旬,恰巧被一位在Reddit社區很活躍的用戶發現,并被推薦了出來,一個多月后,Flappy Bird在一小群游戲愛好者的關注中下載量開始上升。一直到一月底、二月初,它在iOS上上架的150多個國家中登頂了140個國家的免費下載榜榜首。而它的傳播方式——網上有非常多各種角度的傳播分析,總結起來就一點:完全依靠人際間口碑——達到了這個成績。Flappy Bird這樣的流行,可以用我在多個媒體上開設的專欄名和個人微信公號“數字彌母”(digital meme)來解釋。網上許多“不明所以”、“突然就熱門起來了”的現象,很多時候都可以用meme來解釋。
所謂meme,即文化傳播因子,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按照道金斯的解釋,“meme類似作為遺傳因子的基因,為文化的衍生因子,也經由復制(模仿)、變異與選擇的過程而演化。”在道金斯看來,任何一個事物要構成一種復制因子必須具備“遺傳、變異和選擇”三個特征。meme具有遺傳性,meme傳播的過程就是meme遺傳的過程,比如宗教信仰的傳播就是meme最大范圍和最大規模的表現,宗教信仰作為meme,不斷在信仰者身上遺傳;meme具有變異性,在模擬時代,meme的傳播過程并非100%復制,《圣經》抄寫過程中的筆誤、抄寫員在正文中自作主張加上的筆記,都會導致meme的變異;meme具有變異性,有一些片段容易被傳播,而另一些片段則會被丟失,比如流行歌曲中的副歌更容易被人傳唱,而其它部分則很少被人記住。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3日12:11:3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88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