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3年5月樂視推出電視,2013年全年30萬臺
4、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上線,2014年2月14日元宵節,余額寶站在了4000億元的規模之上。(同比2013年銀行間債市全年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也不過只有3500億元)
還有太多太多的例子,顯而易見這些產品背后的核心訴求并不是讓用戶“用的爽”。所以,對于大眾(“理性經濟人”)用戶而言,“省錢”永遠是最大的吸引力之一,他們能不能動心就看你開的價碼夠不夠。
不屑“省錢”的微信為什么會流行
要深刻解讀不屑“省錢”的微信為什么會流行,我們得先理解一張圖、一個公式。
1、高科技領域的技術采用生命周期模型:
該模型由高科技營銷魔法之父杰弗里·摩爾提出,模型將高科技產品的擴散生命周期分為五大階段、五類用戶,創新者(技術狂熱者)、早期接受者(有遠見者)、早期多數(實用主義者)、晚期多數(保守主義者)、落后者(從眾)
2、移動IM的效用公式:
移動IM作為一個典型的網絡效應產品,我暫且將它的效用一個公式來歸納,效用=產品價值*網絡中用戶數=(實用性*易用性性*趣味性)*網絡中用戶數,用戶是否選擇使用這個產品取決于產品對他而言的效用。
微信發布于2011年1月21日,根據CNNIC《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11年12月時智能手機網民規模為1.9億,根據艾瑞《2011-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研究報告》提到2011年中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規模為7210萬臺,交叉對比推算2011年初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應該不會超過1.2億。那時的用戶主要由創新者+早期接受者+少量早期大眾組成。在彼時有意識使用智能手機同時承擔的起智能手機費用的無非是離互聯網最近的那么一批人,想必以大城市的年輕人為主。這些人有什么特點?正如張小龍所說 對于小錢不在乎,追炫追酷,要的就是“爽”。
與whatsapp訴求一致的360口信,為什么會敗?
360口信(2011年9月30日推出)為代表的“省錢”價值主張沒有在移動IM混戰中脫穎而出原因如下:(1)彼時大環境下智能手機用戶數還不夠,基數不夠更別談轉化率了;(2)產品實用性不夠(與whatsapp所風行的許多國家相比在中國省下的短信費不足以打動當前用戶)。
網絡中用戶數不多、實用性不夠,產品流行的關鍵因素就是產品的趣味性了。360口信錯在忽略了當時市場的主要用戶的需求,沒有成功抓住第一批用戶,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26日11:20: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64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