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CEO薩蒂亞·納德拉上任后第一把火竟然是力促“Winodows生態系統與Android生態系統的融合”。納德拉表明自己的態度:微軟正在放棄“微軟”。
此次,諾基亞在巴賽羅拉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正式推出了諾基亞版安卓手機,包括NOKIA X、NOKIA X+以及NOKIA XL三個型號。與一般安卓手機不同,諾基亞版安卓機用微軟的軟件云服務取代了谷歌云服務。
其中包括用諾基亞地圖Here、諾基亞音樂MixRadio、微軟必應搜索、微軟存儲服務、Skype取代了通常Andriod手機上的谷歌地圖、谷歌音樂、谷歌搜索、Google Drive以及Google Voice等。
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高級副總裁的艾洛普(前諾基亞CEO)說微軟這么做是在向亞馬遜致敬:相當Kindle上定制的Andriod系統,接入的是亞馬遜服務。
在安卓平臺上接入微軟服務,只是“Winodows生態系統與Android生態系統的融合”中的一步;另一步則是向windows平臺下Android生態系統的云服務。
有消息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微軟未來可能會允許Android應用運行于自己的Windows和WP平臺上,
補足Windows生態鏈中應用缺失的短板。目前安卓、iOS生態圈應用與服務數量均過百萬,微軟WP平臺目前不到14萬。
兩者相輔相成,是“Winodows與Android生態系統的融合”微軟戰略的全部。
納德拉的算盤打得很響:只要促進了“Winodows與Android生態系統的融合”,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三個環節,即“軟件+硬件+互聯網”將全部補齊。
自微軟終于意識到在其PC時代“軟件統治世界”的思維落伍之后,就開始在“軟件、硬件、互聯網”三個環節上布局,以重塑其移動互聯網疆域。
在PC時代,微軟是軟件王者,同時擁有軟件時代最強大的應用與服務生態系統。微軟覺得自己缺的只是硬件。正因為此,微軟于2012年6月在眾多OEM伙伴的反對聲中,出人意料地推出了Surface進入硬件領域,這是微軟補足硬件短板的第一步;去年10月微軟宣布收購諾基亞,這是補足硬件短板的第二步。
收購諾基亞的時候,微軟的目標很明確,向谷歌學習:2011年8月,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當時Android還遠沒有今天這種絕對優勢的市場地位,同時正面臨蘋果(527.67, 10.32, 1.99%)、微軟等企業針對Android系統專利訴訟的風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28日13:25:4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792.html
- 谷歌
- 軟件
- 科技
- 新聞
- 諾基亞
- Android
- Windows
- Surfac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