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還看到了額外的機會:隨著華為投資開發新技術,并部署海底光纜連接其年規模400億美元的電信網絡帝國,美國情報部門可以由此刺探華為客戶中的關鍵目標,包括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肯尼亞和古巴的“高優先級目標”。
不過,這些文件并未解答美國眼中的一個中心問題:華為是否如其管理層所說是一家獨立公司,還是與美國政府官員所說的一樣與中國軍方有關?
在“Shortgiant”行動全面運轉的兩年之后,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了關于華為和中興的一份非加密報告。報告中稱,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公司與中國政府有關。不過,這份2012年10月的報告仍認為,必須阻止這些公司在美國的收購和并購活動,同時“無法完全相信這些公司不會受到外國政府的影響”。
華為隨后放棄了電信設備業務突破美國市場的努力,并表示該公司是貿易保護的受害者。華為高管堅稱,該公司與中國軍方沒有任何關系。
華為美國業務高管威廉·普魯莫(William Plummer)表示,華為并不清楚自己是否成為了NSA的目標。他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個人看法:“諷刺的是,他們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恰恰是他們指責的中國對美國的所作所為。如果真的存在這種間諜活動,那么他們可以知道,
公司是獨立的,與任何政府都沒有關聯。這樣的信息應當被傳達給公眾,以解決這方面的誤解和信息缺失。”
遭遇多次封殺
美國政府早在10年前就對華為的業務表示了擔憂,當時美國智庫機構蘭德公司評估了中國對美國的潛在軍事威脅。蘭德公司認為,華為等中國民營公司是新的“數字三角”的一部分。在這一“數字三角”中,企業、學術界和政府部門進行了秘密合作。
華為目前已是一家全球巨頭。該公司開發了互聯網骨干設備,鋪設了連接亞洲和非洲的海底光纜,并成為位居三星和蘋果公司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推動華為發展的是華為的唯一創始人任正非,70年代時他曾是中國軍方的一名工程師。在中國,任正非有些類似于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80年代中期,他以3000美元的資金發展起了一個數字帝國,并成功應對了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競爭。不過在美國官員看來,任正非與中國軍方存在關聯。
隨后,美國多次阻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例如,Sprint與華為之間價值30億美元的4G設備采購被叫停;華為收購3Com的交易由于可能對美國軍方不利而被否決;而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國也被呼吁不要讓華為參與主要電信項目的建設。
文件顯示,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23日15:55:1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088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