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說道,雷軍對小米出海的籌算是從東南亞為起點。這也是小米公司第一次較為正式地對外透露他們的國際化戰略。
在未來幾個星期內,雷軍將開始把小米手機賣到馬來西亞,那里的僑民將是良好的基礎和開端,緊接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都將會成為雷軍繼續“擴充米粉”的先行地。同時,Hugo Barra透露,小米還在積極尋求進入印度、巴西、墨西哥的手機市場。小米副總裁林斌也表示,“我們將繼續提升生產能力,把產品擴展的更多的國家”。但雷軍拒絕討論小米的國際化計劃。
相比手機銷售,小米MIUI在2013年年底的時候,已經覆蓋58個國家超過3000萬的用戶數。而早在2012年,雷軍曾與DST創始人Yuri Milner對話時稱:2013年年底前,應該會在中國附近試點國際化的第一步。在2013年4月的米粉節上,小米與臺灣運營商遠傳電信開展合作,6月首批小米2S在臺灣開售。2013年年底,雷軍在Moscone會議中心接受采訪時稱:“美國一定是我們特別想進的市場,但是一定會準備好了再來”,而且小米會針對“針對各地的用戶需求做產品”。
雷軍在Google手中挖來了其全球副總裁Hugo Barra,
這讓許多海外公司認識了小米。比起軟件設計很難在功能和設計上,很好地照顧到各國國情,但硬件可以。特別在東南亞等新興國家,中低端機型是這些市場主流。只有iPhone售價一半的小米3和不足1000元的紅米手機,在硬件參數和價格上都具備一定優勢。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1日13:32:0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74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