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配置
與iPhone相比,早期的Android機型(或現在的低端機型)往往更依賴硬件配置,如果處理器與內存不夠用,連主屏幕切換時都會卡的讓人心煩。如果你在切換應用或滑動屏幕時出現了嚴重的卡頓,這就說明你的機器是時候退休了。不過隨著Android手機的高速發展,近兩年來,中高端機型的性能都呈現過剩趨勢,四核處理器已經得到普及,更具噱頭的八核處理器也已經紛至沓來,加上從Android 4.4Kitkat開始,谷歌開始加大力度增強系統對于低硬件配置的支持,這個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雖然系統流暢度問題已經逐漸消失,但是硬件的更新迭代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功能與新的體驗。比如iPhone 5s最新的指紋解鎖功能或三星Galaxy S5指紋滑動解鎖功能,都是在之前機型上所不具備的;或者如Lumia 1020的4100萬像素攝像頭,HTC One與Note 3的1080p全高清分辨率屏幕。與軟件系統數字化的界限分明不同,硬件上的所謂“是否過時”,更針對用戶個人對手機的使用需求。比如你從來不用手機拍照,那么不要說4100萬像素,就是8200萬像素對你來說也毫無用處;比如說你對手中手機的要求只是接打電話,
那么1080p的分辨率也算不上什么決定性的參數。因此,從硬件功能上判斷手機是否“過時”,要看大家的使用需求。
只求最新
智能手機可能是目前最酷、同時門檻又最低的一款商品了。與汽車名表相比,手機的價格通常都在萬元以內,面對不高的入手條件,能夠擁有最新款的設備就成了一部分數碼愛好者的追求。
因此對于這部分人來說,“不是最新”就意味著過時。當然自己賺錢自己花歷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花的舒服花的順心,沒有對與錯、好與壞之分。
以上就是對于手機是否“過時”的判斷,在判斷這個問題上,其實主觀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與“無欲無求”相對,你對手機有哪些使用上的需求,就對應著你對手機標準的要求。最新的其實并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那一款機型。因此,大家在購買手機時也可以遵循著這樣的一個原則,想一想你對手機的需求再做決定,往往能夠達到經濟實惠的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