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赴美IPO引發全球媒體關注,馬云選擇“天時”與“地利”的邏輯變得更加明晰。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阿里巴巴選擇現在上市,是迫于“對賭協議”的時間制約。據了解,阿里巴巴曾與雅虎在2012年達成協議,規定阿里巴巴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持有的一半股權,但前提是阿里巴巴需要在2015年12月之前完成上市。
“也就是說留給阿里巴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張周平稱,馬云將在阿里巴巴上市后通過“湖畔合伙人”制度及投票協議加強對公司的控制權,使得后期回購雅虎股權的憂慮得以消除。
阿里巴巴上市的路程一波三折。為了在持有少數股權的情況下,仍能在公司上市后掌握控制權,馬云最終離開香港,轉而赴美國提交IPO申請。
從去年7月份首次明確表態“已經做好IPO準備”,到周二在美國證監會網站發布招股書,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終于有了比較明晰的時間表。多位分析師稱,阿里巴巴選擇這個時間上市有著多重考慮。
“今年年初,京東商城宣布上市,給阿里巴巴集團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易觀國際分析師王小星說。據了解,阿里巴巴競爭對手京東一方面獲得了騰訊投資,在移動端獲取了支持;而且物流方面繼續加強,可能獲得騰訊入股的華南城的支持,而物流這塊目前還是馬云的短板。
王小星還表示,阿里選擇此時上市是希望在移動端之爭有階段性成果之前,規避競爭為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抓住時機上市。
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招股書,其目前在移動端占總交易量的比重增長迅速,達到20%。而在2012年第二季度時,移動端的交易量僅占4.6%。在一系列投資后,移動端的交易額進一步攀升。“包括新浪微博、高德地圖、UC、陌陌、蝦米網、在路上、快的打車、友盟、卓大師等,這些投資都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移動端的短板。”王小星說。
反映在數據上,其移動端占比2013年第一季度已達到10.7%,到第四季度末占比已達19.7%。同時,2013年12月,共有1.36億的活躍用戶通過移動端訪問了淘寶、天貓和聚劃算等平臺。
“除了競爭激烈,阿里巴巴選擇這個節點上市還與其和雅虎簽訂的‘對賭協議’的時間約束有關。”張周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根據阿里巴巴與雅虎2012年達成的協議,阿里巴巴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持有股份的二分之一,但是回購的前提是阿里巴巴需要在2015年12月之前完成上市。
此前,曾有投資者憂慮阿里巴巴是否能在上市后回購雅虎股份。據了解,馬云目前正通過“湖畔合伙人”制度及與軟銀簽訂投票協議等形式獲得控制權。
“馬云對公司控制權將加強,為雅虎股權回購消除隱患。”張周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稱,阿里巴巴上市后馬云將獲得公司更多的控制權,現有的兩大股東日本軟銀及雅虎的的權力將受到更多限制。
據了解,目前馬云持有8.9%股份,與第一大股東日本企業軟銀集團34.4%、第二大股東雅虎持股22.6%的持股比例差距明顯,但馬云、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3.6%股份)與軟銀簽訂了一項投票協議。該協議將保證軟銀有特定的信息權,并有權向董事會提名一位董事,但未經馬云和蔡崇信同意的情況下,不能撤換阿里巴巴合伙人所提名的任何董事。當軟銀持股低于發行股份的15%時,投票權將終止。
該協議還對軟銀的投票權作出了一些限制,規定軟銀同意在每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贊同阿里巴巴合伙人董事提名;將超過公司發行普通股30%比例股票代表的投票權進行委托,支持馬云與蔡崇信的投票。
這意味著馬云方面的投票控制權大大增強,除了馬云自身持有的8.9%、蔡崇信持有3.6%股份,軟銀30%的投票權也將與馬云方面一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