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解讀就是在斯諾登事件之后,國家對信息發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并且真正開始采取行動。記者就倪光南院士提出的安全問題向微軟提問,微軟方面暫未給出任何回答。記者就安全問題向一家國內安全公司的專家求證,他認為這件事的背景更為復雜,不僅是產品本身的安全問題。自去年斯諾登事件之后,中國政府對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不斷提高,中央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將信息安全上升到國家層面,因此管理手段的升級也是必然。
第三種就是籌碼論。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微軟、通用、波音等巨頭都成為中美貿易摩擦中較力的籌碼。另一方面,中美信息安全領域的博弈也在升級。在斯諾登事件中,美國的聲譽受到很大影響。近日,美國開始在信息安全方面嘗試新的玩法,在法律層面發起進攻:美國大陪審團裁定5名中國軍方人員對涉及核電、金屬、太陽能產品等行業的多家美國企業進行網絡間諜活動,致6家企業和1家工會遭受黑客攻擊。中美雙方就信息安全的博弈,已經不單純是技術、產品本身,而是商業、政治、軍事、法律、道義等各方面的組合拳。
跨國公司在華面臨死結
“這件事應該放到一個更大的背景下看?!辟惖项檰柛笨偛脤O會峰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說,“外資巨頭在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的發展模式面臨調整?!?br />
IT產業、汽車產業等多個領域都存在一種現象,中國在引進巨頭的時候抱著一種“以市場換技術”的樂觀愿望,希望合作共贏。但IT業、汽車業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今天,中國企業并沒有換來真正的核心技術。這一點在汽車領域造成的傷害已經比較明顯,隨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中國在IT軟、硬件核心領域的缺失,則必須要扭轉?!拔覀円残枰此嘉覀兊恼?,一方面自己大力扶持自主研發,另一方面開放市場、以市場換技術,但兩條路都不太成功?!?/p>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25日11:48: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49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