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DMA產業鏈困局
在電信重組后,根據國家要求,中國電信獲得了一張CDMA牌照。由于CDMA專利完全把持在美國高通公司手上,高通公司不僅收取高額的專利費,同時對于芯片研發也有嚴格的限制。正因為如此,全球不少CDMA運營商寧愿關閉手中的CDMA網絡,也不愿意繼續投資下去。即使是CDMA老牌擁護者Verizon,也毅然決然的拋棄了UMB這項高通提出的4G標準,轉而選擇LTE這種4G標準。由于CDMA產業鏈非常薄弱,獲得了CDMA網絡的中國電信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獲得的成績也極為有限,終端少價格高一直是電信心頭的痛。到了4G時代,由于必須使用TD-LTE,電信又一次成為全球唯一,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連4G手機都無法推出。即使電信獲得FDD牌照,由于必須兼容CDMA和TD-LTE,手機數量必然極其有限,成本也遠高于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對移動用戶的吸引力自然有限。
3、寬帶危機
一直以來,電信主要的收入來源一直由兩部分組成。除了移動業務,寬帶業務一直是電信僅存的現金牛。在TD-LTE牌照發放的同時,工信部還給移動頒發了固網牌照。從那一刻起,移動投入了大筆資金用于寬帶的建設和營銷。以筆者所在的小區為例,移動380元4M包一年,1000元10M包2年的廣告隨處可見,如此低的價格自然吸引了大量電信寬帶用戶的離網。在多次的采訪中我們得知,今年全國范圍移動的寬帶用戶增長異常迅速,不少地方存量寬帶的40%加上新增寬帶的80%都選擇了中國移動,而寬帶用戶的大量流失也給電信的收入帶來的巨大的影響。面對著手機和寬帶用戶的大量流失,電信的現金流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現在獲發FDD牌照,電信也完全沒有能力建設一張覆蓋完善的FDD網絡,和移動4G的競爭只能處于劣勢。
4、物聯網、智慧城市機會
一些人認為,營改增以后,運營商會從終端補帖轉到流量和應用APP補貼,進而推動用戶的新型消費。利用物聯網、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用戶可以很容易離開中移動,投奔電信聯通,繼續成為他們的流量用戶。
遺憾的是,物聯網、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并非電信聯通獨享,移動在許多城市也參與了大量行業應用的建設。以筆者所在的城市為例,為了扶持TD-SCDMA,市政府早已和移動簽訂了智慧城市合作協議,從公交到站情況到水電煤氣繳費,再到交通路況信息,只需要一個手機客戶端就可以輕松掌握大量信息。在這種情況想,電信的機會十分有限。
這樣看來,即使電信立刻獲得FDD牌照,由于之前提到的眾多原因,電信已經沒有了挑戰移動的能力,指望電信憑借FDD牌照超越移動更是毫無可能。不僅如此,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這次發放的僅僅是16個城市的試驗網許可,對于電信的幫助非常有限。因此我覺得,一家運營商的強大與否和自身的努力并無多大關系,政策是否有利才是決定一家運營商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各種政策的不斷影響,決定了移動的強大,也使得即使獲得了FDD牌照的中國電信不可能超過中國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