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4點,十歲的冷然,與父母守在電腦邊,第一時間查詢出了他在福建省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中的成績。
“語文107,數學116,外語104,綜合247,總分574,排名12570”看到這一連串的數字后,父母樂了,但冷然自己卻撇嘴,說數學和理綜分,他沒有正常發揮,本來還能再考高一點。
八歲中考,今年十歲念高二的冷然,是沖著要念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這個夢想,參加今年福建省高考的。
但現在,以十歲低齡考出了傲人成績的他,如果檔案不能像普通考生一樣拋出去,如果沒有他滿意的學校向他伸出橄欖枝,可能因無緣中科大少年班,失去被其他大學錄取的機會。
“我想上大學,上以我的成績能被錄取的好大學。”昨日,在福州鼓樓區夢山小區姨父家,冷然急哭了。在這個小男孩眼里,上大學就應該跟他以前的任何一次“跳級”一樣,只是去學新的知識。
沒料到今年中科大少年班“門檻”升高
“按往年媒體報道中科大少年班的入圍情況來看,只要超出一本線幾十分(750分制),就有望入圍。但中科大少年班學院副院長尹民,前不久在重慶接受采訪時,卻稱今年少年班的錄取成績跟高招分數線差不多……現在我家冷然成績超了一本線68分,如果沒辦法念中科大少年班,其他大學能錄取他么?”
這是冷然父母,第一次愿意接受媒體采訪的心聲。今年參加高考,在冷然和父母眼里,這就像過去在小學、初中的任何一次“跳級”一樣。“就是去讀更高的年級,學自己還不懂的知識。”冷然說,這就是他上大學要干的事。
孩子有這樣的愿望,父母當然希望成全,但高中升大學哪里會如孩子想得那樣簡單。
“查不到每年各省錄取的分數線和具體條件,按以往情況來看超過一本線就有望,所以我們就鼓勵孩子報考了中科大少年班。”冷然媽說。當時,他們并不太清楚,他們拿到中科大少年班發來的準考證,與教育部門換來普通準考證后,跟著大部隊一起參加同樣的高考,做同樣的試題,但分數出來,若中科大少年班沒錄取,冷然會失去填報其他大學的機會。
“若明確知道今年中科大少年班的錄取分與該校普通錄取線差不多,那我們就不會讓孩子走這座‘獨木橋’。讓他做社會考生參加高考,現在考出來的成績,也能讓他選一所滿意的大學繼續學習了。”冷然爸懊惱道。這位慈祥的老爸很自責,他說冷然有學習天賦,他卻沒有給孩子創造好條件。他相信以冷然的學習能力,若能像其他聰慧的孩子一樣有機會接受專門的培養,現在應該還會有更好的成績。
從父母口中得知自己可能無緣中科大少年班的消息后,冷然這些天一直都不開心。
“孩子自己會上網查,他現在就想著要去念大學。”冷然媽心里也很難受。她理解兒子,他不愿繼續念高中,不喜歡重復學已掌握的知識。
“我就要跳級去念大學,我考出的成績明明超過一本線很多了啊,我為什么不可以讀大學啊?”如今這幾天,一聽別人跟他說,接著讀高三,明年再考大學的事,冷然就會急得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