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這是微信泛社交之后的一次大洗牌
這兩天,有個段子說,微信生于約炮,興于代購,卒于好友測試。這背后反映出來微信生態發生的微妙變化。過去微信是熟人社交帶有極強的私密屬性,好友大多是通過手機通訊錄、QQ導入的熟人關系,大家的社交只是轉移了一個新陣地,圈子維護負荷并沒有加大,因此微信呈現出了良性的增長態勢。
后來隨著微信用戶基數的加大,微信群、微信公眾賬號等更多連接通道的建立,很多人微信好友不知不覺多了起來,特別是代購行業的興起,盲目加好友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現象,使得微信變成了泛社交平臺,某種程度上具備了公共屬性,這種情況下微信的體驗感有所降低,朋友圈輪番的代購廣告,一些非“好友”的雞湯刷屏,導致微信的熟人圈子關系面臨嚴峻的挑戰,微信也做了5000人好友的上限設置,但并不足以優化整個亂象叢生的生態。
于是滋生了,大家都想做好友測試的一種潛在需求,泛社交的關系本來就弱,大家都有清理僵尸“好友”的一種需求,一是,把個人朋友圈隱私暴露在一些不相關的人面前,讓人很不安,二來,單項解除好友關系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讓人很不爽。
三:這是游戲化社交模式催生的無聊經濟
不得不說,社交平臺依附著龐大的用戶流量和病毒式的傳播能力,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最早,微信打飛機、全民跑酷等排行因素,引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社交游戲熱潮,游戲開發商發現,游戲的功能帶感、視覺體驗、可玩性等因素都敵不過用戶之間的排名攀比,禮物饋贈、無聊消費等需求。
換而言之,社交平臺顛覆了游戲的基礎生態,從二維的游戲本身延伸出一種三維空間內容,游戲外的游戲。前幾天,火爆一時的“圍堵神經貓”還有這兩天的七夕親吻等等頻繁刷屏的游戲都是基于這個原理火爆起來的?!昂糜褱y試”本質上也是一款社交游戲,只不過它的載體正是微信生態本身。
一、好玩,通過簡單的幾個步驟,能發掘哪些人單項解除了和自己的好友關系,可以透視自己的社交圈,當然,也有人說,即使發現對方把你刪了,又能怎樣,徒增一些悲傷罷了,這正是這項游戲的好玩之處,尋刺激嘍。
二、跟風,病毒性的游戲都有模仿、跟風的特性,這個“好友測試”也不例外,大家看到朋友圈N多人在刷屏,情緒迅速傳染,自然會有跟上去湊熱鬧,探個究竟的欲望。
三、無聊,點與點之間,溝通距離最長,其實社交的成本是很高的,微信等社交軟件對于有效社交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功能,它更多滿足的是一些無聊感、信息 、情緒傳遞的功能,是一種消耗無聊的捆綁經濟,所以以后微信寄以厚望的社交游戲、增值表情、電商等等未來商業想象都要以先滿足用戶的無聊感為前提。無聊本身也是一種強經濟。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3日15:08:0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4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